正文 浙江遂昌:“養心”首選地(1 / 1)

浙江遂昌:“養心”首選地

專題

作者:邵燕飛 胡豐盛 奚金燕

“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陰道上行,春雲處處生。” 作為浙江重要的生態屏障,遂昌環境質量綜合排名位居全國第13位。遂昌森林覆蓋率高達82.3%,空氣中負氧離子濃度超普通城市百倍;境內水質優良,交界斷麵水質甚至可以成為直接飲用的礦泉水。

如今,鄉村休閑旅遊為遂昌帶來了新的發展引擎:3年內建起4個4A級景區;7年內遊客增長翻至30倍;旅遊產業占GDP的比重從2%攀至43%。雞鳴、犬吠、鶯歌、篝火……當其它城市以環境為代價創造GDP時,遂昌人卻選擇了一個天藍、地綠、水清的家園。

每至初夏,高坪鄉的萬畝杜鵑齊齊開放,吸引許多人前來一飽眼福。從口耳相傳,到有意識宣傳,“杜鵑效應”開始蔓延開來。村裏農家樂一家家辦了起來,鄉村休閑旅遊也風生水起。

“有人一住就是一兩個月,都是回頭客,在這裏吃吃睡睡走走,覺得很舒服,因為這裏空氣好。”高坪新村黨支部書記、遂昌高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包孫雄說。今年,他們還山寨了一次“爸爸去哪兒”,組織了一些親子遊項目。

當地舒心的環境還獲得了杭州、上海等地旅行社的青睞。在一場特殊的山水拍賣會上,高坪“好空氣”以58萬元天價落槌。

如今,遂昌391個行政村中,有50個從事以鄉村為主題的休閑旅遊業:湖光山色珠村畈、高山流水三井村、耕讀人家黃泥嶺、梯田青瓦大柯村、萬畝杜鵑茶樹坪、晚明文化看長濂、森林溫泉大田村、“千年無癌”湯山頭……

在遂昌,人們喝的山泉,絲絲甘冽,不輸於可口可樂;吃的稻米,顆顆香甜,遠離農藥化肥……遂昌人采用最原始的培育方法,創立了65個原生態農產品基地,生產出了純淨天然的綠色農產品。

“金竹牌”原生態山茶油被評為中國國際油博覽會山茶油金獎,端上了國宴的餐桌;“黃泥嶺”土雞、“七山頭”土豬肉則在上海、杭州等地供不應求。

年貨節上,剛采摘的鮮香菇、幹辣椒,帶著泥土氣息的冬筍,顆粒飽滿的吊瓜子……零汙染山貨讓遊客應接不暇。

遂昌縣本身就是一個大景區,旅遊資源單體總數多達321處,其中3級以上的優良旅遊資源有60多處,5級旅遊資源4處。這裏有金礦國家礦山公園、九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星坪溫泉、浙西南第一個革命根據地——王村口鎮……

“讓遊客乘興而來、盡興而歸。”作為國內首批旅遊標準化示範縣,遂昌率先作出“不讓一位遊客在遂昌受委屈”的服務承諾,全力打造“五行遂昌、一諾千金”的特色旅遊服務品牌。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遂昌將實施內容涵蓋基礎設施建設、旅遊安全、誠信消費、導遊隊伍建設等八大工程。

“遊客花錢到一個地方,更多的是要一種感受,身心愉悅才能達到旅遊目的。”遂昌縣委書記杜興林說。為此,他們在全縣涉旅單位開展了“創星評級”活動,形成標準化示範;開展了“微笑遂昌、潔淨鄉村”行動,用以提升百姓、幹群的人文素養,用潔淨鄉村打造遂昌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