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百世菩薩,千世如來(1 / 2)

相傳迦葉在獨得佛祖的“心傳”後,釋迦牟尼把自己所用的金縷袈裟和缽盂交授迦葉,迦葉便被尊為第一祖。之後他以佛教領袖的身份主持了第一次結集三藏(經、律、論)經典的會議。三藏結集後不久,他對阿難念了一首偈語。於是,“正法眼藏”又傳到了阿難這裏,阿難也就成了禪宗二祖。之後二祖阿難在入滅前也對商那和修念了四句偈語,商那和修領受衣缽成了西天禪宗的第三位祖師。根據《付法藏因緣傳》說,在四祖優婆鞠多之後的曆代祖師是:五祖提多迦尊者、六祖彌遮迦尊者、七祖婆須蜜尊者、八祖佛陀難提尊者、九祖伏馱蜜多尊者、十祖協尊者、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十二祖馬鳴尊者、十三祖迦毗摩羅尊者、十四祖龍樹尊者、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祖羅喉羅尊者、十七祖僧迦難提尊者、十八祖迦耶舍多尊者、十九祖鳩摩羅多尊者、二十祖闊夜多尊者、二十一祖婆修槃陀尊者、二十二祖摩努羅尊者、二十三祖鶴勒那尊者、二十四祖師子尊者,共二十四位。這是中國佛教天台宗的說法。中國禪宗堅持“二十八祖”的說法,一般是在“二十四祖”之後又加:二十五祖舍那婆斯尊者、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至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禪宗始傳入我國。相傳二十八祖各有付法偈,其間衣、法並傳。在宋代之前,中國禪宗史上是沒有關於“西天二十八祖”記載的。傳說中的佛祖傳迦葉,是以心傳心,代代相傳,到第二十八代是菩提達摩,史稱西天二十八祖。第一章百世菩薩,千世如來西方某界,

佛祖釋迦牟尼在靈山法會上說法,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

在極樂的靈山上。

一日全時金光萬丈,頂摩霄漢中,根接須彌脈。

巧峰排列,怪石參差。

懸崖下瑤草琪花,曲徑旁紫芝香蕙。

仙猿摘果入桃林,卻似火燒金;白鶴犧鬆立枝頭,渾如煙捧玉。

彩鳳雙雙,青鸞對對。

彩鳳雙雙,向日一鳴天下瑞;青鸞對對,迎風耀舞世間稀。

又見那黃森森金瓦迭鴛鴦,明幌幌花磚鋪瑪瑙。

東一行,西一行,盡都是蕊宮珠闕;南一帶,北一帶,看不了寶閣珍樓。

天王殿上放霞光,護法堂前噴紫焰。

浮屠塔顯,優缽花香、正是地勝疑天別,雲閑覺晝長。

紅塵不到諸緣盡,萬劫無虧大法堂。

“我成佛已來,複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餘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佛祖告諸神。

縱高望之,聆聽說法的天上人間諸神有百萬之眾,紛紛凝神觸耳傾聽。

佛祖隨後向左側頭看向一旁的記迦葉尊者,“阿難,你自那日,我把你推上獅子座,宣講佛法。你便憑著記憶把如來佛法朗誦了出來,由此,你便多了一個“多聞第一”的稱號。”

阿難十分謙虛誠懇,一生躬行佛法。即便他經常受到佛陀公開的稱讚,也不會驕傲自大。可是由於阿難儀容俊秀莊嚴,而且,年輕聰明,所以深得女性的尊敬和喜愛。

文殊菩薩曾經這樣讚歎阿難:“相如秋滿月,,眼似淨蓮華,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

為此阿難也就成為經常在法會上被提及的對象。

“阿難,可曾記得你有一語:我願化成一座石橋,經受五百年的風吹,五百年的日曬,五百年的雨打,隻求她從橋上走過!”

“此之,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