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子國,一個古老而悠久的民族國境,它安靜而安詳的屹立在清江流域之邊。
巴子族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秦人狼子野心,一心想統一天下,丁元前316年,巴子國被秦所滅,大秦傲人統一天下,巴子族人被迫背景離鄉,沿清江流域上行。
時過境遷,巴人後裔自稱“畢茲卡”所謂水火不相溶,正說明了畢茲卡與茨百兩個民族的百年恩怨。
畢茲卡民族以白虎為神獸,視白虎為先祖化身。
茨百民族以殺死白虎為使命,視殺死白虎為榮耀。
自秦以來,畢茲卡與茨百兩族的恩怨相戰百年之久。
至唐而終止。
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桃樹,這裏大的讓你望不到邊,樹態優美,枝幹扶疏,如今時值三月下旬,花朵豐腴,色彩豔麗。這裏放眼望去會讓你不由自主的身陷其中,紅裏透著白色,置身桃花下,嗅著清香。
唐代詩人吳融曾寫道:“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何當結作千年實,將示人間造化工。”寫出了桃花的豔麗。
一陣清脆的鈴鐺聲傳來,身著民族服裝的女子,帽簷上圍了一圈小鈴鐺,清脆的響聲便是從這名女子身上傳來,伴隨著鈴聲,她提著竹藍,緩步前行,突然兩座孤墳出現在桃花樹下,墳墓就隻有一堆土,一塊碑,而且長滿了雜草,顯的十分突兀,不應景色。
女子盯著墳墓,惆悵萬分,呆了良久,方放下竹藍,開始清除兩座墳的雜草,女子麵上沒有笑,亦沒有了半分惆悵,隻是靜靜的清掃著。
雜草幹淨時,女子的額頭已起了密密的細汗,抬手擦去細汗。
一塊碑寫著沈歌之墓。一聲碑寫著克爾泰拉之墓。沒有墓誌銘,不知其真實的身份。
女子細細的擦拭著兩塊石碑,擦拭幹淨後,墳墓各點上兩支白燭,各擺上祭品,女子點燃三柱香,首先祭拜沈歌,而後又點了三柱香,祭拜克爾泰拉。
往火盆中燒著紙錢,說道:“今天是你的祭日,流慧來看你了。”
許久,女子似是想起了什麼,淡淡的笑了笑,淚水順著臉頰落下,“沈歌,你要我忘了克爾泰拉,可我卻忘不了,永遠,永遠。時間很快,對不對?已經過了五年了,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沈歌…沈歌…”
“你帶給了我快樂,同時也帶給我痛苦,這樣的痛比快樂多得多。如果沒有你,我現在會不會過得更好呢?”
火盆中的紙錢,茲茲燃燒,風吹落了樹上的桃花,紛紛飄蕩。
“沈歌,你說,我的一生是不是注定了傷痛呢?”
女子苦笑一聲,拭了拭淚,說道:“我…依然恨你,那怕在最後一刻,你回來了,可我依然恨你,沈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