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那個下午父親對許山豹的教育是成功的。許山豹從父親的手中接過屠刀,不僅學會了殺豬,日後還學會了殺人。當日本軍隊侵入山村,用刺刀刺死一頭頭已經餓得瘦骨嶙峋的豬時,許山豹發現自己失業了。這是致命的失業。當一個屠夫無豬可殺,並且在可預見的將來也無豬可殺時,他事實上已經不是屠夫了。不是屠夫,何以謀生?絕望的許山豹對日本鬼子動起了刀子。時間選在村裏最後一頭豬被宰殺之時,許山豹以殺豬的方式快速屠殺了兩個日本士兵——他們倆為殺死村裏最後一頭豬付出了代價。這時候,許山豹的父親早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因為父親曾經跟他說,他念《大悲咒》時,能看到很多佛菩薩紛至遝來。父親的變化讓許山豹瞠目結舌。
但是,父親也不知道兒子許山豹的路該怎麼走。殺了日本鬼子,村裏肯定是待不下去了,隻能遠走高飛。許山豹滿臉是血地跪在父親麵前,向他請教遠走高飛後是繼續殺豬還是轉向殺人,殺壞人。一臉慈祥的父親便告訴兒子,殺豬佬(屠夫)死了以後,到閻王殿報到,閻王會叫幾個魔鬼,把殺豬佬的靈魂切成一塊一塊吃了。所以,殺豬這事,他現在也不看好。至於殺人,他沒幹過,不好說。許山豹明白了。路還是要自己走,同樣是殺人,有些是罪犯,有些卻能成為英雄。關鍵是要找到一個好的靠山。就這樣,許山豹加入了八路軍,憑著兩把殺豬刀開始建功立業。
但劉文彬以為,幹革命光靠兩把刀遠遠不夠。獨立團數百名戰士在許山豹的一意孤行下送了性命,許山豹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是很危險的。此刻的戰場上屍橫遍野,樹樁餘火盡滅,隻剩黑煙繚繞。空中三兩隻禿鷹久久盤旋著,不肯離去。不遠處,殘陽如血。春生倚旗而立,形如雕塑。許山豹向團旗緩緩敬禮,春生回禮。眾士兵也莊嚴敬禮。許山豹向劉文彬吼道:“數百名弟兄為國捐軀,死得值了!”劉文彬眼裏像冒出火:“別轉移話題,我問你,你,許山豹,對得起今天犧牲在戰場上的數百名弟兄嗎?”
許山豹滿不在乎:“這有什麼對不起的?老子自從投身革命,就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你問問弟兄們,他們是不是跟老子一樣,也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許山豹大手一揮指向在場的士兵。士兵們齊聲答:“我們都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劉文彬:“許團長,你別綁架民意好不好?我是很嚴肅地跟你談軍事問題。”許山豹:“綁架什麼?我說秀才,你別整那些酸溜溜的詞行嗎?老子是大老粗一個,聽不明白。”
劉文彬叫道:“別叫我秀才!”許山豹挑戰他:“你戴著副眼鏡,懷裏見天揣著本書,不是秀才是什麼?”劉文彬看著他:“我懷裏揣本什麼書?”許山豹不假思索:“《孫子兵法》啊。”劉文彬又問:“你見過讀兵書的秀才嗎?”許山豹想了一下:“沒見過。”劉文彬再問:“那我是什麼?”許山豹又想了一下:“還是秀才。”劉文彬尖叫:“什麼?”許山豹悠悠回他:“紙上談兵的秀才。”
眾人想笑又不敢笑。
劉文彬怒喝:“許山豹許團長,你可睜大眼睛看好了,站在你麵前的是獨立團政委劉文彬。要是對這個身份有懷疑的話,我們可以一起去請教李師長。”許山豹軟下來了:“哎呀秀才,哦,政委,跟你開玩笑呢,還當真了呀。你這個政委可是響當當、如假包換的。我認,我們都認還不行嗎?”
眾士兵頻頻點頭。
劉文彬掏出《孫子兵法》:“那好,那我們就現場學習一下。那句話是怎麼說的?亡羊補牢,猶未晚也。現在,你們洗耳恭聽吧!”許山豹看了一眼西邊的太陽:“我說大政委,太陽馬上下山了。你的眼鏡又破又架不住,能看清書上那些字嗎?我提個建議啊,咱先打掃戰場,讓犧牲的弟兄們安頓下來,明天再抽時間學,你看咋樣?”劉文彬一字一句地說:“不行。”許山豹不解地問:“為什麼?”劉文彬緩緩開口:“朝聞道,夕死可矣。”許山豹撓撓頭:“不懂。什麼‘夕死可矣’,我說秀才,你該不是叫我們學完都去死吧。”許山豹哈哈大笑。劉文彬盯著他:“叫政委。”許山豹順著他:“好好,政委,劉大政委,您老就給我們上課吧。”劉文彬搖頭晃腦地念起了《孫子兵法》:“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於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陰陽、寒暑、時製也。地者,高下、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製、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
許山豹連連打哈欠。劉文彬不滿地瞟他一眼:“團長同誌,學兵法要認真,否則將付出血的代價。”許山豹委屈地答道:“政委同誌,我是很認真地在聽。可你說得也太他娘的高深了,聽不懂。(許山豹將臉轉向眾士兵)你們聽懂了嗎?”
士兵們異口同聲:“我們也聽不懂。”
劉文彬歎氣:“唉,沒文化真可怕。好吧,我就勉為其難地翻譯一下。剛才講的《孫子兵法》這段意思是說啊,戰爭是一個國家的頭等大事,關係到軍民的生死,國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觀察、分析和研究的。因此,我們必須通過對敵我雙方五個方麵的分析、七種情況的比較來得到詳情,來預測戰爭勝負的可能性。這樣,我們首先來看五個方麵,哪五個方麵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將,五是法。道指什麼,道是指軍民目標相同,意誌統一,可以同生共死,而不會懼怕危險。那麼天呢,天是指晝夜、陰晴、寒暑、四季更替。至於地,當然指的是地勢的高低,路程的遠近,地勢的險要、平坦與否,戰場的廣闊、狹窄,是生地還是死地等地理條件。將,很明顯指將領足智多謀,賞罰有信,對部下真心關愛,勇敢果斷,軍紀嚴明。法,古人的法跟我們今天的法含義不同,這裏的法要理解成組織結構、責權劃分、人員編製、管理製度、資源保障、物資調配等。《孫子兵法》說,對這五個方麵,將領都不能不做深刻的了解。因為了解了就能勝利,否則就不能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