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聳峙的錦綸分廠七層高樓的主體車間,腳手架全部拆除了,裏裏外外粉刷油漆裝飾一新。三十多車成套錦綸長絲生產的進口設備,卸在車間前足球場大的水泥坪裏。羅馬亞尼大吊車,國產起重機,航車,中外專家,全廠技術人員和化建工程隊,全都集中在這裏打設備安裝的殲滅戰。口號是:力爭明年“五一”節前試車投產!夜以繼日,爭分搶秒。整個春節期間,主體車間沒有放假,沒有休息。盡管主樓外冰天雪地,北風呼號,大雪紛飛,但主樓裏燈火通明,熱氣騰騰。
一位藍眼睛高鼻子外國專家,翹著大拇指對在這裏坐鎮指揮的馬副廠長——馬得明說:
“Great!Chinese, Very Great!”(了不起!中國人,真是了不起!)
馬副廠長用蹩腳的英語回答:
“Yes, Thank you。”(是的,謝謝你)
馬副廠長把設備安裝試車指揮部,設在車間主樓三層東側未來的車間辦公室。指揮部以他為主,副手是未來的錦綸分廠廠長,副廠長。總廠廠長,總工,間常來這裏檢查督促。因為錦綸是總廠第一個安裝進口設備,準備盡快投產的單位,操作工人都已經送到南京、上海學習去了。安裝,試車,關係重大,舉足輕重。馬得明自從把“窩”從爛泥灣的工程處移到這裏,他仿佛徹底擺脫了水蛇和鱷魚的噩夢—他的確也沒時間去做夢了。不管白天黑夜,他總是披著那件油漬斑斑的黃軍棉大衣,走到那裏,碰上安裝或設備本身發生問題,他把黃軍棉大衣隨地一抖,便蹲了下去,與外國專家或本廠工程師們,一起琢磨磋商。半夜過後,他熬得象紅心羅卜的眼睛實在支撐不住了,把黃軍棉大衣往胸前一掖,便在行軍床上或液化氣烤爐邊一歪,胡亂打個盹。本廠幹部技術人員,化建隊工人乃至外國專家技師,無不認為這個馬副廠長是個能臥薪嚐膽的實幹家!
馬得明也確實想回頭是岸,立地成佛。因為他越來越意識到:他率三人小組去歐洲“第三國”初檢進口設備,由於貪戀女色戀上了阿春,他在洽談初檢上的馬虎粗疏,給國家和廠子帶來了多大的損失!外國專家的接待費,那幾萬元不過是一筆小數目,重要的是在進口設備中,混雜的那些以舊充新,以次充好的零部件,被我們的技術人員一一檢驗出來,光是這些“進口貨”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已上了十幾二十萬美元。被淘汰的進口貨零部件,還得緊急向全國各兄弟廠家求援,或改用國產貨。這筆花費,還不知有幾十萬人民幣。每當他來到主樓車間後麵臨時搭的塑料遮陽瓦棚下,看到那些刨去層油漆便露出“廬山真麵貌”的假貨,他的心情便象鉛塊一般沉重。找新加坡的孫老板索賠嗎?春節前夕孫立傑便帶著他的堂弟回香港去了。他給孫老板去了信,雖說孫立傑在回信中表示震驚,表示遺憾,答應春節後過了元宵或更晚一點,他將來丹陽處理這一善後事宜。但外國老板能痛痛快快賠償這麼大的經濟損失嗎?他會不會以阿春來要挾我,以那銀行的十萬元港幣的存款來敲竹杠呢?
有時,馬得明真想去市紀檢會,立即交出那張十萬元港幣的支票,向組織上老老實實交待他和泰國姑娘阿春的關係……阿春是什麼人呢?阿春是不是國際上那種可怕的,在美國達夫尼學校或日本東京受過特殊訓練的經濟間諜呢?如果阿春是那樣的經濟“野雞”和“燕子”,在阿春後麵那上千萬元外彙的進口設備就不堪設想了。還有第二批,第三批進口設備運來,都夾帶那種以假亂真的次貨,那他就不光是幹籍、黨籍和烏紗帽保不住,弄不好要連一條小命都搭上……他不敢往下想了。
他等待著新加坡老板孫立傑的到來,他希望孫老板不是國際上那種“經濟海盜”,他不會雇請一名經濟間諜來同中國人做生意。何況他還一再表露過戀土之情,愛鄉之心呢?他給家鄉的縣府還贈送過福特牌轎車就是證明。阿春不是經濟“燕子”和“野雞”,阿春是真心實意愛上了我,她肚子裏還懷著我的孩子呢!這一切怎麼都可能是假的呢?
他企圖用加倍努力的工作,用晝夜不停息的車輪戰,來PX木自己的神經,懺悔自己的罪過,剝奪自己的睡眠,使自己的腦海裏不再出現阿春,出現水蛇和鱷魚之夢……
設備安裝雖不順暢卻還緊鞭快馬,日夜加班火速進行。在不夜的車間主樓外,那盤龍走蛇,或劈地而過,或橫空而來的管道安裝,也在抓緊施工。要得了這塊“肥肉”的甘知苦,當然知道這些一大根一大根,一大束一大束的鋼管鐵道,將給“五一”節前等著試車投產的車間,送來油,氣,水,還有些什麼七七八八。別看車間安裝好了,那還是一堆死鐵,要他的管道送來了血液,氧氣,養料,車間才活得了。他同看得起他的馬副廠長簽訂了君子協定,“五一”節前二十天保證條條管道通暢,合同書就是軍令狀,他一點也不含糊,一點也不馬虎。在他看來,他奪得了管道安裝這項合同,他在農建隊包工頭們的眼裏便身價百倍。因為這不僅是一塊經濟上的“肥肉”,而且也是對環城公司農大哥們的技術,組織、指揮實力的一次鑒定和展示。“這本來要國家專業施工隊才能啃的骨頭,叫我們啃了,我們能馬馬虎虎?!”他常對他的包工頭部屬和農大哥們這麼說。
甘知苦為了組織好管道安裝這場殲滅戰,他沒有另豎竿子招兵買馬,沒有拉起第五個包工隊。他采取斧底抽薪,點將挑兵的辦法,從四個包工隊裏,各挑選二十名精兵強將,組成臨時性的安裝隊,他任命新入夥的劉大脖子擔任隊長。劉大脖子原來的包工隊,交給了被他新提拔的一位年輕接班人。甘知苦對人說:
“我不新拉隊伍來搞安裝,因為這是技術活,要用靠得住的熟練工。”
這隻是一部分道理。其實他的這一“英明決策”,顯示了他作為一個漸趨成熟的農民企業家的韜略和鐵的手腕。可以說是一箭三雕:其一,四個承包了住宅小區樓房工程的包工隊,減人不減任務,不拖時間,這無疑給包工頭和全體農工增加了壓力,逼使他們每人都多幹一份活。他已經學會用經濟規律作鞭子,快馬再著鞭,出經濟效益,坐收漁利;其二,他擢用差點破產的劉大脖子擔任安裝隊長,這叫“哀兵必勝”,他運用了孫子兵法;其三,他非常體麵的不露痕跡地拆散了新入夥的劉大脖子的老班底,將劉氏包工隊換上了他的心腹“接班人”,這在帶著行幫習氣進城,相互傾軋激烈的農建包工隊伍中,是非常重要的。否則,他的環城公司就不會姓甘。
“劉大脖子,上工還要抓緊點嗬!上工怎麼還三三五五圍在那裏烤火呢?都是在農村玩過泥巴它的嘛,想當年冰天雪地在湖裏挑大堤,喝的西北風,睡的蘆葦棚,誰去烤火了?哪裏還有火烤?……”
甘大經理不知從哪裏也弄來馬副廠長那麼一件黃軍棉大衣,歪歪斜斜披在肩膀上。他也學馬得明在臥薪嚐膽。每天天還沒亮,凍了一夜的雪地裏,踩上去吱嘎吱嘎地象踩在鐵板上,他便披著泥一斑,水一漬的黃軍棉大衣,來到了管道安裝工地。倘若碰上有人還在土坑土溝裏,用木柴或柴油機油烤火,他就會向劉大脖子甩幾句“官腔”。
“甘經理,不是在烤火,”被老北風刮得縮著大脖子的隊長,縮著鼻子解釋說,“土凍得吃不進鋤頭,是烤土!”
“人都圍在這裏,還說是烤土,”甘知苦把棉大衣後擺往屁股下一拉,也在土溝土坑上坐下。
“順便烤烤嘛!”劉大脖子知道經理沒上真火,重新坐下,遞過來一支沅水煙。
“別來那個,劉大脖子,”甘知苦從大衣袋子裏掏出一包高價濾咀芙蓉煙,撕開封口,給每人拋去一支,“你劉大脖子當工頭賺了那麼多錢,還抽沅水,你是想回家買地,還是買莊院?哈哈,在我們國家可當不成新地主嗬!”
年輕夥子們哄堂大笑——他們對慷慨大方而包工攬活無往不勝的甘大經理,印象本來就不錯。
憨厚樸實的劉大脖子也咧開一排黑牙,嗬嗬嗬笑了:
“誰象甘經理蕎麥田裏捉烏龜——每項包工都十拿九穩。我劉大脖子好不容易包個小工程,你是看到了的;差不多要賣了老婆孩子還賠不清,要不然我也不會來投奔你‘九爺’……”
老實人說了句調皮話,立即把大夥的肚皮笑破了。又是一個白天搭半個黑夜,幹起活來都勁鼓鼓的。
陰曆除夕,農大哥沒有一個不想回家過年,同家人團聚的。往年過個春節,農村包工隊在過小年前就一窩蜂地回去了。等稀稀拉拉地返回工地,至少得耽擱一個月。為了搶工程進度,甘知苦采取恐嚇加重獎——回去的,明年來了不保證安排工作。留下的,發雙倍加班工資。這樣把安裝隊的絕大部份人都留下來了。他身先士卒,除夕的團年飯都沒回野味店去陪婆婆女兒一道吃。他在管道安裝工地上,與六十多位兄弟,圍著一堆溝火吃團年飯。這餐飯辦得非常豐盛,每兩人一瓶湘白酒,一包濾咀郴州煙。這餐飯從晚上十點下工,吃到十二點。當城裏人坐在電視機前欣賞春節聯歡晚會節目,瑩屏上的大時鍾莊重地敲響十二響的時候,這夥農大哥卻坐在車間主樓後麵的溝火旁,一個個喝得酩酊大醉了。城市的上空,江渚小鎮的近處,鞭炮齊響。萬千煙花焰火,如流星,如信號彈,如地對空密集的炮火,交織出五彩繽紛的花朵。到處是人們的歡叫,笑鬧。篝火旁的醉漢們,望著充滿節日歡樂和色彩的夜空,不知誰突然哭叫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