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8.弗梅勒和戴爾斯蘭(2 / 2)

“其他人看到他那麼勇敢,也不甘示弱。他們站在犁上,趕著馬向水裏走去。那些馬都很高大,在水裏走了好長一段距離才夠不著湖底,不得不遊起水來。犁漂在水上,但是人繼續呆在上麵不是那麼容易。有幾個人抓著犁,讓犁拖著走,有幾個則膛著水過湖,但是一個個都過去了,並立即著手耕地,那塊地後來就被稱為弗梅勒和戴爾。老大犁正中間一塊地,老二和老三分別在他的兩邊,再下邊的兩個兒子又依次向外麵排列,最小的兩個兒子,一個排在那塊地的最西邊,另一個排在最東邊。

“起初,老大犁出的溝又直又寬,因為維納恩湖地勢平坦,易於耕作。他的進度也很快,但後來卻碰到了一塊石頭,石頭很大,無法繞行,於是他不得不提起犁越過石頭。然後他又用力將犁頭插進地裏,繼續犁出一道又寬又深的溝。但是過了一會兒,他遇到了一塊土質非常堅硬的地,他不得不把犁再次提起來,後來,他又遇到一次同樣的情況。他因為不能始終如一地犁出又寬又深的溝而生起氣來。最後,地裏石頭滿地,根本無法耕犁,他不得不滿足於在地的表麵劃一道了事。就這樣,他終算犁到了地的北頭,坐在那裏等他的父親。”

“老二起初犁出的溝也是又寬又深,而且他在小丘之間找到了一條很好的通道,所以一直沒有停頓下來。不過他卻不時地犁到峽穀的山坡地上去了。他越往北犁,拐彎也越多,犁溝也越來越窄。但是他進度很快,甚至到了地頭也沒有停下來,而是多犁了一大塊。”

“老三,也就是排在長兄左邊的那一個,一開始也很順利。他犁出的溝比別人的都來得寬,但是不久他就遇上了一塊很糟糕的地,被迫拐向西邊耕犁。隻要能向北拐的時候,他就盡快向北拐,犁得既深又寬。但是在離地界還有很大一段距離的地方就無路可走了,他又被迫停了下來。他不願意就此停在路中間,就調過馬頭向另一個方向犁。但是不久他又無路可走了,又被迫停了下來。

‘這條溝一定是最差勁兒的了。’他坐在犁上等他的父親時這樣想。”

“至於其他人,情況可以說是一樣的。他們千得都像男子漢。排在中間的人縱然有很多困難,但是排在他們東西兩邊的人情況就更加糟糕,因為兩邊的地裏到處是石堆和沼澤地,不可能犁得又直又均勻。至於那兩個最小的兒子,可以說他們隻是在地裏拐來彎去,不過他們也幹了不少的活。”

“傍晚時分,七兄弟都筋疲力盡了,無精打采地坐在各自犁溝的盡頭等著。”

“父親來了。他先走到在最西邊幹活的兒子那裏。”

“‘晚上好!’父親說著走了過來,‘幹得怎麼樣了?’”

“‘不怎麼樣,’兒子說,‘你讓我們犁的這塊地太難犁了。’”

“‘我想你是背朝幹活的地方坐著,’父親說。‘轉過身去,你就會看到你幹了多少活了!你幹的並不像你所想像的那麼少。’”

“兒子一回頭才發現,他犁過的地方出現了漂亮的山穀,穀底是湖泊,兩旁的陡坡上長滿鬱鬱蔥蔥的樹林,令人賞心悅目。他在戴爾斯蘭和諾爾馬根地區走了很長一段距離,犁出了拉格斯湖、雷龍湖、大雷湖以及兩個錫拉湖,因此,父親對他滿意是完全有理由的。”

“當父親把兒子們犁過的地全部看過之後他說,總之,根據他的判斷,他們幹得都很出色,他完全有理由感到滿意。那塊地已不再是一塊不毛之地了,而是完全可以耕種和居住了。他們創了許多魚類豐富的湖泊和肥沃的盆地。大河小溪上形成一道道瀑布,可以帶動機器磨麵、鋸木和煆造鋼筋。溝與溝之間的山梁上可以生長用作燃料和燒木炭的森林,現在也有了修築通往貝裏斯拉格那鐵礦區的道路的可能性了。”

“兒子們聽了很高興,但是他們現在想知道,誰犁的溝最好。

“‘在這樣的一塊地上,’父親說,‘重要的是犁溝之間的相互協調,而不是這條溝比另外的溝要好。現在我想告訴你們,兒子們的情況和犁溝的情況是一樣的。任何一個做父親的都不會為一個兒子勝於其他兒子而高興。如果從最小的兒子到最大的兒子,他都能用同樣喜愛的眼光去看待,他才會感到內心平靜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