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頭部時,首先是根據病症需要,按照順序進行操作,一個穴位梳治後再進行第二個,最後是整體梳理。每個穴位(或穴區)梳治36次,頭皮穴位感到發熱為宜。
主穴:是梳理治病的主要穴位,即患者病症在頭部全息穴和經絡穴位上的反應點。
頭頂部:以百會穴為界,向前額發際處或從前額發際處向百全穴處,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由左至右,從右至左,反複梳理。也可以百會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狀,由上到下前後左右梳理。
頭部兩側:梳齒深入頭維至下鬢角處,沿耳上發際向後下發方至後發際處多次梳理。
頭後部:從百會穴向下至後頸發際處,從上到下,從下往上,從左至右依次反複梳理,風池穴處可以用梳子的馬鞍角刮拭。
太陽穴:使用馬鞍梳子角部,從上向下,從前往後刮拭。
全息穴區:額頂帶從前向後或從後向前梳理,頂枕帶或枕下旁帶從上向下梳理;頂顳前斜帶或頂顳後斜帶及頂後斜帶從上向下梳理;額中帶、旁帶治療可以上下左右操作,全息穴區梳理多采用厲梳法。
梳治完畢,接著使用梳麵叩擊頭部(力度適中)。先從前額向後枕,再叩頭部兩側,反複10遍左右,可促進頭部血液循環,使頭發烏黑、亮澤、稠密、堅牢、強身健腦、延緩衰老。最後按照自己所需要的發型美發護發。
保健梳理:可以參照頭部治療的程序和穴區進行操作,全息區用厲梳法,加強手法時可用梳子的馬鞍角重點加強太陽、百會、頭維、風池、風府、四神聰等穴的梳理。保健同樣是貴在堅持,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5分鍾。“每天堅持三五分鍾,可預防腦中風”。
梳治頭部或保健頭部時,可有少數頭發隨即脫落,人每天大約有60根頭發脫落,這是頭發正常的新陳代謝現象,不必擔心。
附:頭部常用經穴
§§第十八章 中華文化與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