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露。亦藥用,此為陰氣之液,氣味甘,無毒。其性稟肅殺之氣,宜用於煎潤殺蟲之藥,及調疥癬蟲癩諸散。如百草頭上秋露未希時,用雞羽掃取藏入瓷瓶中,飲後“愈百疾,止消渴,令人身輕不饑。”八月朔日收取的露,用以磨墨,點太陽穴,止頭痛;點膏肩穴,治勞瘵,此法神妙,故謂之“天灸”。秋露繁忙,以磁盤收取,煎飲之令人延年益壽,止飴渴。又如百花上露,取服令人美容好顏色。柏葉上露,菖蒲上露,能明目清心,可取之清晨洗目洗臉。
(三)老人要學會喝水
晨間、睡前、半夜各飲一杯水。很多老年人,特別是患有尿頻的老人,害怕夜間起床過於頻繁,養成睡前盡量不喝水的習慣,這是非常危險的。睡前過度控製水分的攝取,會造成血液中的水分不足,很容易產生血凝的現象,引起腦梗塞或心肌梗塞等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的發生。醫學專家在分析心髒病及腦部疾病等老年人的重要死亡原因時發現,一天當中最容易發生意外的時段,心肌梗塞通常是在起床後的兩三個小時之內,腦梗塞則是在天亮快起床前或剛剛起床後的時間。而這兩類疾病的發生原因均為血液濃度太高,引起血栓,將血管堵住所致。
睡前飲水有益於:(1)冠心病:冠心病病人由於出汗、活動、夜尿增多、進水量過少等原因可致血液濃縮、循環阻力增高、心肌供血不足,導致心絞痛。早晨由於生理性血壓升高、動脈內的斑塊易鬆動脫落、血小板活性增高等原因,容易誘發急性心肌梗死。若能於每晚睡前及晨間各飲一杯(250ml)溫開水,可使血黏度大大降低,流速加快,有效地預防和減少心絞痛及心肌梗死的發生。(2)缺血性中風:缺血性腦梗塞所致的中風占急性腦血管病的半數以上,尤以老年人為多,且常發生於夜間。由於動脈粥樣硬化,管腔狹窄,血流減慢,血液變稠,極易發生缺血性腦梗塞,不常飲水及夜尿增多的老人若能在睡前及半夜各飲一杯開水,可降低血黏度,在很大程度上預防或減少缺血性中風的發生。
睡前飲水應注意飲用易被人體吸收的清水,很多老年人習慣喝茶,其實茶有利尿作用,反而會排出比喝下去更多的水分,造成反效果,不適合在睡前飲用。此外,老人最好是在床頭放一杯水,每次上完廁所後就補充水分。而且不僅是睡覺前,在沐浴前最好也先喝一杯水,因沐浴容易流失水分,以免體內因長時間沐浴缺乏水分造成意外。
老年人每日足量飲水有利於健康,但必須以心、肝、腎功能正常及泌尿係統無排尿障礙為前提。若上述重要髒器功能減退,則應按醫囑合理飲水。有人曾對京、滬、穗三個城市做過調查,發現約兩成的市民不知道合理飲水,認為口渴了才需喝水,其實口渴時表明人體已經缺水。一般來說,除了晨間、睡前、半夜三個重要的時間各飲一杯水外,每日應盡可能飲足2—2.5升水。有人把水比作是“最佳最廉的保健飲品”,這毫不誇張。
§§第十五章 中華文化與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