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研究水長達30年的原蘇黎士工業大學教授瓊安·戴維斯將這樣的水稱之為“wise water”,也就是“智慧之水”,而剛剛落下的雨水則被稱為“幼稚之水”。水經過高壓處理後再由管道輸送到每家每戶,其分子結構就會受到破壞,讓水損失很多礦物質。
很多專家從事水的研究工作,這些研究會給人們帶來啟發。就是我們要對水心懷更多的敬意;因為通過這樣的實驗我們知道,水其實對許多非常纖細而敏感的物質都能產生一定的反應,水能記憶信息,還能通過在地球上的循環來傳達信息。因此應更進一步地對水結晶進行研究。被淨化過的水絕不同於清澈的水,通過科技手段淨化過的水,根本無法形成美麗的結晶。其實水需要的不是淨化,而是徹底的被尊敬。
我們都期待著那樣一個結果。大自然賦予人們和自己一樣的創造力,讓人們擁有並自由地使用它。人們的意識、人們的視線、愛心、微笑……這一切都能為新的生命注入活力,從而不斷地創造一個全新的宇宙。
全球各地水汙染問題的現狀也毫不留情地暴露在人們麵前。世界衛生組織(WHO)預言,如果20世紀的戰爭是為了爭奪石油的話,那麼21世紀的戰爭很可能是為了爭奪幹淨的水。
經過專家們研究日本所有城市的自來水都無法形成美麗的結晶。而自20世紀初始於英國倫敦的用氯消毒自來水的方法,在日本已經沿用50年了。
與自來水不同,泉水或河流上遊的天然水,卻能形成美麗的結晶。這些能夠呈現出美麗結晶的水,都是50年前自天而降的雨水變成地下水後再流到地表的。
雨水汙染已是整個世界普遍存在的問題。在雨水汙染嚴重的日本城市采的雨水樣,經實驗後發現,不要說形成結晶,就連樣子都極其醜陋。這讓人們了解到,工業汙染不僅在不斷地汙染循環水,還在不停地向地球上散播著有害物質。
好在還有救。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水也開始逐年恢複了它那美麗的結晶。
專家們認為,人類的未來將何去何從?首先,人類本性原本是美好的,而且還擁有卓越的能力,我們應該停止再扮演惡人角色。或許我們過去一直都低估了自己的能力,人類其實擁有非常強大的力量。
波動測定儀就能證明人們的這種猜測。所謂波動測定儀,就是測定每一種物質所擁有的波動,然後將其波動頻率依照原樣傳遞給水的一種儀器。
例如,人在煩躁時的波動和水銀的波動是一致的,在迷惘時的波動與鐵的波動相同等等,彼此之間相互都有聯係。
近些年有人指出,使用鋁製的鍋或者餐具可能會導致老年癡呆。但其實這是因為鋁與人的悲傷、寂寞等情感的波動幾乎完全一致的緣故,因此專家推測,不是因為鋁製品中的鋁導致老年癡呆,而是老人寂寞或悲傷的情感引發了鋁元素,進而導致了老年癡呆。
當土星強烈影響地球時,含有鉛的水會發生反應。隻有含鉛的水會被吸附到吸水紙上,而含有銅、鐵、銀等其他礦物質的水則沒有任何變化。
土星似乎和鉛有著息息相關的聯係。而金屬與人的情感或情緒是會產生某種共鳴的,土星是與人的憤怒情感有著某種很強的關聯的。
目前醫學已經不斷證明,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能夠增強免疫力,讓身體更快恢複健康。專家們認為眼見為實的時代已經過去,開始關注人的心理的人在不斷增加,也許在2l世紀,重視人的心理深處的東西將成為主流。
人的肉體是由水構成的,人的精神卻由意識構成的。保持水的清澈與順暢,不僅是最好的保健方法,同時還能讓人的精神潔淨。
“愛具有免疫力”的觀點,愛能戰勝一切消極情感,是恢複身體活力的“摯友”。“愛與感謝”這句話的波動,可能足以抵抗電磁波的負麵影響,從而具有免疫力。我們的未來要從知道“滿足”做起。也要感謝孕育了我們生命的水,更要感謝我們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如果我們真的能心存感謝,那麼充滿我們體內的水就會更加清澈而明淨。
專家們認為心情感激時喝的水跟心情浮躁時喝的水,會讓同樣的一杯水變成截然不同的東西。我們的所思所想時刻都在影響著這個世界。如果我們能充分地對這個世界展現我們更多的創意及語言才能,這個世界必將產生更多美好的事物。如果我們對這個世界發出破壞的信息,地球說不定還會去破壞整個宇宙。
因研究量子學而聞名世界的大衛·博姆(David Bohm),將我們可以感知的這個世界稱為“明在係”,並且認為“明在係”的背後另有一個被稱為“暗在係”的世界。“暗在係”的世界了解“明在係”世界的一切,而生活在“明在係”的事物則記載了“暗在係”世界的一切信息。
但我們“現在”所說的“瞬間”到底是指什麼?用物理學又如何去解釋?
博姆認為,每一個“瞬間”在宇宙展開的新的投影就是“現在”。而下一個“瞬間”又會重新展開新的投影。簡單地說,也就是每一個“瞬間”都將出現一個不同的世界,隻不過“瞬間的世界”將會影響下一個“瞬間的世界”,由此相互聯係成一個相似的世界。
上麵說的可能有點不太好理解,但水結晶能將這些抽象的東西具體呈現在我們麵前。這個世界無時無刻不在變化,水卻能在第一時間內掌握它的變化,並且傳達給我們。
手機、電腦波動在很短的時間內便傳遍了整個地球。波動應該存在於我們肉眼看不到的世界及我們居住的三維空間之間,所以水才能覺察到地球上任何地域所發生的事情。
謝多雷克博士說了以下這句話:“我們的生命依賴許多看不見的能量在維持著。”世界是一個相互聯係的整體。你不需要離開你現有的環境,因為你眼前的一杯水已經連接了整個世界。無論在哪裏,水與水之間都會產生共鳴,由此擴展開來,全世界的每個人精神都存著一份愛與感謝。
平時我們生活在到處充滿電磁波的環境中。尤其是現代生活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電腦。水結晶能讓我們知道,我們不能對電磁波所予我們的傷害無動於衷,必須小心翼翼地接觸與使用它們。
瑞士自古以來就被稱為歐洲的“水城”。那裏真的是到處可見美麗的湖泊、河流及雪山。瑞士每一個小城鎮的飲用水都是非常潔淨的。瑞士人對於水,是在心中充滿著感激之情的。
人由水構成,缺了水人就根本無法活下去。但是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現在,是我們該重新觀察曆史的時候,水正靜靜地指引著我們人類未來發展的方向。
所以專家們認為,我們必須活得有神采,有意義,懂得用意識淨化我們體內的水,讓美麗的水充滿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專家們認為凡事都應該有積極的心態,也許這正是我們身體中的水的需要。如果對一個孩子多說鼓勵的話,孩子一定會往身心健康的方向發展;對身邊的人多說溫暖的語言,就會讓人生氣勃勃,身邊的氛圍也像被一股自然的暖流圍繞著。
熱心環保不隻地球需要保護,更加需要保護的是我們人類的心靈。目前地球江河汙染、森林被毀,修補破舊的地球,不如從現在開始掃去心間的塵埃。
一些人們看見水結晶的表現後說:“用眼睛看得見的有形的東西來表現水結晶的真實,這令我非常感動。讓我從心底信服,並使我認識到,古老的教誨所帶來的效果並非單純的迷信,而是基於宇宙真理的結果。”
水結晶展示給我們的是宇宙的另一側麵。水自由自在地變換著各種形態,向我們述說著宇宙的形成。
那是在殘酷環境中被創造出的一瞬間的世界。在-25℃的條件下,將放在50個實驗用的淺盤中的水滴冷卻,使之成為圓形的冰粒。然後將其拿到-5℃的房間中,用200倍的顯微鏡觀測。
結晶出現的時間僅僅是兩分鍾。期間,能勉強看到的小的白冰粒開始變大,逐漸形成六角形,最後慢慢融化。這是僅在極短的時間內,水向我們展示的打開不同空間之門的夢幻世界。看到水結晶照片的人們,都被那不可思議的美深深吸引。宛如兒時看過的萬花筒一般,所看到的東西在一瞬間將我們帶到了另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