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用:將兩味共煮調味食。
9.脾虛食少,乏力肢腫
常食熟黃豆或飲豆漿,也可與花生炒熟研末,加白糖調味,嚼服,每次30—60克,米湯、溫開水送服也可。
10.治糖尿病
配方:黃豆120克,加適量水。
製用:將豆加水煮熟,分2次服,每日1劑,服食期間可能大便變稀,仍可繼食。
11.治尿路結石
配方:黃豆一把,水360毫升。
製用:黃豆研末,加360毫升涼開水攪拌,沉澱3—4小時,取上清隨時飲。
12.治胃積熱
配方:黃豆芽、豬血各250克。
製用:將二味共煮飲湯。
13.治消化不良
①血藤1000克,500克黃豆芽的汁。血藤煮後取汁與豆芽汁共煮20分鍾後,濃縮去滓,烘幹研粉。小兒每日服4次,每次0.5克。
②黃豆炒黃,同一半量的雞內金再炒,研末,每天飯後用溫水送服1匙。
③脾胃虛弱,食積不化,脘腹脹滿,不思飲食者,雞肫500克剖開,去淨汙物,剝去肫皮,入開水中略氽撈出,撕去筋膜;清湯500毫升倒鍋內,入黃豆50克,味精、雞肫、醬油25毫升,黃酒20毫升,白糖10克,桂皮、大茴香、蔥、薑,旺火燒開後轉小火煮1小時,至雞肫酥爛撈起切片可食。功能益氣健脾,消食和中。
14.治腹瀉
配方:黃豆皮。
製用:黃豆皮燒炭研末,每次15克,每日2次開水送服。
15.治雞眼
配方:黃豆芽250克。
製用:黃豆芽水煮,煮熟為止,勿久煮。當菜吃,不吃其他菜,連吃5天。
16.治因脾虛弱引起的食欲不振,消瘦乏力
配方:大豆50克,花生米50克,大米100克,大棗20克。
製用:大豆和花生米先泡半天,與大米同煮粥,半熟時加大棗,煮熟即可加糖或肉鬆調味食。
17.治習慣性便秘或老年性便秘
配方:大豆50克,黑芝麻50克,核桃仁50克,小米100克。
製用:將大豆、芝麻先泡半天,與核桃仁、小米煮粥,經常食用。
18.養顏潤膚
配方:豬肉皮500克,大豆100克。
製用:豬肉皮,刮毛去脂,開水煮約10分鍾,放涼後切寸段,加經泡半日的黃豆同煮,文火煨成稍粘稠狀,可加調料,煮好去固體放涼成凍,經常食,可加醋、醬油、香油等調味。
(五)食黃豆注意事項
1.不宜吃生黃豆。黃豆含的皂角素刺激胃腸道,會引起消化道不適、惡心、嘔吐、腹瀉。它還具有抗胰蛋白酶的作用,此酶可被高溫破壞,應食熟豆類。皂角酶可促進碘的排出,如長期食用過多的黃豆及製品,有造成缺碘的可能,使甲狀腺分泌不足引起單純性甲狀腺腫。因此未經煮熟的黃豆不能吃,並且熟的也不要食過多。
2.血尿酸過高而引起的痛風者,不宜多食。
3.生黃豆芽時不宜過長,烹調時應加少量的醋,避免維生素的破壞。
4.不宜多吃炒黃豆,以防引起壅氣、生痰、麵黃、瘡癤、口燥、動咳,便秘,因其性溫燥。
5.含鈣高。血鈣過高會影響鋅的吸收,兒童缺鋅影響生長發育,使體質下降,影響記憶力。不要單一長期食用黃豆類及其製品。
(六)黃豆芽
黃豆芽是黃豆浸泡水後長出的嫩芽。其性味甘、寒;入脾、胃、膀胱、大腸經。
黃豆芽消熱利濕,祛疣痣,潤肌膚通脈。豆芽不僅保留了黃豆的原有成分,而且還消除一些不利於健身的物質。妨礙食物吸收的植物血凝素幾乎全部消失。因酶的作用更多的磷、鋅等礦物質容易被人體吸收。維生素變化最明顯,維生素B2、胡蘿卜素、尼古酸全增加,B12增高10多倍,維生素C也增長了很多。它不含膽固醇,在維生素不足的情況下,多吃黃豆芽可預防陰囊炎、舌炎、口角炎等病症。
黃豆芽可治尋常疣。將200克黃豆芽切碎,用醬油冷拌,分頓佐餐食用,每天一次,連服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