莧菜又名刺菜、野莧菜,為莧科植物。主要產於廣東、廣西和長江流域的一些地區,生長於荒地、林旁、路旁、溝邊和園地上,也有一些地區進行人工栽培。莧菜以肥而嫩者為良,嫩莖葉既可炒食、煮食,亦可作餡食用,味道鮮美,同時還可供藥用。

祖國醫學認為莧菜性涼味甘,入肝、大腸、膀胱經。具有清熱明目、通利二便、收斂消腫、解毒止痢、抗炎止血等功效。可治療尿血、內痔出血、痔瘡發炎、小便頻數、扁桃腺炎、急性腸炎、尿道炎、咽喉炎、子宮頸炎、癰、癤、毒蛇咬傷等病症。《常見中草藥彩色圖譜》記載:“如治痔瘡出血,可用本品解根配馬鞭草煎水加醋少量內服,次日便血消失。”

莧菜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其中所含的胡蘿卜素、煙酸比茄果類蔬菜高2倍以上;鈣、鐵的含量是鮮菜中最多的,其鐵含量比菠菜多1倍,鈣含量是菠菜的3倍。鈣是組成牙齒和骨骼的主要原料。莧菜所含豐富的鐵可以合成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有造血和攜帶氧氣的功能,因此,莧菜是一種補血佳蔬,適宜於貧血。兒童食用莧菜,對其生長發育特別有益。

莧菜葉子和其種子裏含有豐富的賴氨酸,這是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之一。常吃莧菜可補充穀物食品中這種氨基酸不足,提高食物蛋白質的生物營養價值,這對於人體的健康,尤其是對青少年的生長發育有重要意義。因而,我國民間將莧菜稱為“長壽菜”。

莧菜的葉有綠色、白色、紅色、暗紫色、紫斑等不同,一般紅莧菜的保健治療作用較之白、斑莧菜的治療效果更為突出。

但因為莧菜性寒涼,脾虛便溏者慎食,且不宜與鱉同食,因兩者同為寒涼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