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節(1 / 1)

王斌從趙虎的木炭窯上回來,天已微暗,他喝了點酒,覺得身上有些燥熱。他心裏很興奮。趙虎一聽王斌說石頭能變錢,兩眼就亮了。答應帶頭點響開山第一炮,但提出要信用社大力扶持。王斌說:“你放心幹吧,我們信用社本身就是農民自己的銀行,不幫你們幫誰,要幹你就快張羅。”

趙虎擔心路不好走,石頭運不出去。王斌說,縣交通局扶貧工作隊即將開赴大青山,第一件事就是修路。趙虎聽了,更增強了開山取石的信心。

趙虎答應幫助王斌發動各村幹部,爭取在近日內轟轟烈烈地幹起來。

王斌還到幾個貸戶家中結了息,同時也做了宣傳工作。貸戶們擔心地問:“我們還欠著信用社貸款哩!哪有錢開山?”

“你們不能搞股份,一家出一點,眾人拾柴火焰高嘛,掙下錢按投資多少分紅。”王斌說。

“這倒是個好辦法。”眾人點頭說。

路過一個名叫榆家溝的村子時,王斌忽然想到應該去看看榆家溝煤礦的情況。

榆家溝煤礦是1985年建起的,當時鄉政府向信用社貸款500萬元。由黑土岩村的趙生財擔任礦長兼黨委書記。那陣子趙生財還在鄉政府是個林業員,因和當時的鄉黨委書記有拐彎抹角的親戚關係,又加之本人有一套鑽營取巧的手段,榆家溝煤礦建起後就坐了頭把交椅。但趙生財心術不正,把煤礦據為己有,生著法子往自己腰包裏撈。沒幾年,煤礦瀕臨倒閉,趙生財也辭職回了村。信用社的500萬貸款沒還一分,欠下的利息也快趕上貸款本金了。

王斌知道榆家溝煤礦的煤質好,而且貯藏量大,隻是沒有用對人。再加上這幾年國家煤炭資源整合政策的影響,這裏的煤炭資源因交通閉塞無人購買,煤礦處於關停狀態。

王斌到了煤礦上,沒尋見負責人,看場的李老頭告訴王斌說,頭兒到鬆塔鄉政府開會去了。

王斌給李老頭遞了一支煙,感歎地說:“唉,總停著不是個辦法,該想法幹起來才行啊!”

“我們也清楚,可靠自己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哪怕是有人來經營,我們給人家下窯也行,好歹每月還能開點工資哩!眼下不用說掙錢,連自己燒煤也困難了。”李老頭深吸一口煙,歎著氣說。

“你們頭兒也沒想想辦法?”王斌問。

“怎不想哩!這次回鄉政府就是跑門路去了,聽說有一個大公司想購買榆家溝煤礦。”

“真的?”王斌眼睛一亮。

李老頭點著頭說:“那公司的領導還來過一回呢,由鄉書記陪著,說咱大青山的煤好,看樣子真有心思來開礦。”

王斌聽了,心中有些激動,隻要煤礦啟動了就好了,今年煤炭形勢轉好,說不定會給大青山人又帶來一條致富門路,信用社也因此而扭虧哩!大青山信用社滿打滿算才不到2000萬的貸款,僅榆家溝煤礦就占了500萬。當時老主任真舍不得放這筆貸款,他十分清楚這一筆巨額貸款一旦收不回來,大青山信用社也就隨之走向風險。但當時的鄉黨委書記成天給馬廷剛做工作,最後竟然要給馬廷剛下跪。農行領導也要求支持,老馬隻好答應了。在簽發貸款申請時,人們看到馬廷剛的手在發抖,把他的名字寫得歪歪扭扭。

最後,結果恰恰成了馬廷剛的最壞打算,馬廷剛因此向農行提出辭職,要求行領導給予處分。但行領導卻向他解釋,這不是他的失職,是政策幹預造成的。馬廷剛想辯白說,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是人掌握政策,出了問題理應由人承擔責任。但他沒說,知道這樣說行領導也聽不進去。最後,回到信用社給自己定了處分,認為自己沒盡到一個主任的責任,從今往後,不拿主任崗位補助,至今,信用社賬上還放著馬廷剛1萬多元的主任崗位補助。馬廷剛死後,馬雲仙提出,要把這些錢付給馬廷剛的家屬,可馬廷剛的子女說,他們一向尊重父親的意願,就是父親死了也不能違背。那部分錢就為信用社入了股,成為大青山信用社永遠的資產,讓父親在九泉之下得到一點慰藉。

王斌辭別李老頭時,已近黃昏,落日的餘暉把大青山映照得一片燦爛。王斌走到深山溝老金家的門前時,見錢水仙和葉子正站在院子裏望著他,心裏湧過一股暖流。

葉子讓王斌進屋裏暖和暖和,吃了晚飯再回信用社。王斌說不用了,晚上他值班。

葉子聽了,秀麗的雙眼即刻黯然失色,她輕輕歎口氣,望著王斌和錢水仙消失在暮色中,才無精打采地往屋裏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