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大道無形,般若無知(1 / 2)

“顯則明,萬物一府,死生同狀。”“顯則明”,“顯”本來就是放在明處的,“明”本來就是放在顯處的。“不以王天下為己處顯”,這種人就是真顯。如果是“以王天下為己處顯”,那就是假顯,是包裝,是炒作,反而把你的敗處、醜處暴露出來了。如果你真正是太陽那樣顯、那樣發亮,那你才是真正的明了。

“萬物一府”,乾坤這個衙門、這個府第把萬物都裝在其中。這也就是“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萬物都在宇宙之中運行,用黑格爾的話來說,“本體宇宙是一,是恒量,但現象宇宙的變化則是無窮無盡的。”“一府”就是萬物都具備的、共同的、根本的原則和屬性,大家都在這個“俱樂部”裏玩遊戲而已。

所以“死生同狀”,死就是生,生就是死;死是生的特殊形態,生是死的特殊形態。如果我們能把生命流這個概念好好感受一下,那麼所謂生和死是沒有什麼兩樣的。

禪宗公案裏有很多這樣的問題,祖師們都不回答。昨天可以說是死去了,昨天死去了,今天你是不是沒有呢?不是沒有嘛。明天是未來,我們就當成是生,我們不知道明天生在哪兒。但是,我們以昨天來看今天,你就知道你明天生在哪兒了。我不知道死在哪兒?如果我們以今天看昨天、看去年、看前年,也就知道了。我經常說要有時空挪移法,就是這麼一回事,我們要學會操練時空挪移法。

比如我們說明天、明年,到底是什麼樣的?明年是未來的,但說不定我可以把它看成過去,為什麼呢?因為有今年嘛!當我們二十歲的時候,想到自己五十歲是什麼模樣嗎?現在幾十年過去了,自己已經是快六十的人了。所以,如果對時間有細微的體察,對經曆的事有細微的體察,那麼,過去可以把它變成未來,未來可以把它變成過去。實際上,都是我們心的作用。魔術師是心,它在這個時空之中變來變去,使你迷惑不解。如果我們明白了心這個魔術師的作用,知道了過去和未來的這個奧秘,就打破了生死的奧秘,死有什麼恐懼的?誰會不死呢?你再恐懼,到了那一天,還是要死,還是要進火葬場。哪個人又不是生出來的呢?都是要生出來的。老莊學說、道家學說裏邊對生死的這種描述和境界,確實令人非常舒服。我們要齊生死,怎樣齊生死?這就需要我們大家用功了。

“夫子曰:“夫道,淵乎其居也,漻乎其清也。金石不得,無以鳴。故金石有聲,不考不鳴。萬物孰能定之!夫王德之人,素逝而恥通於事,立之本原而知通於神。故其德廣,其心之出,有物采之。故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存形窮生,立德明道,非王德者邪!蕩蕩乎!忽然出,勃然動,而萬物從之乎!此謂王德之人。視乎冥冥,聽乎無聲。冥冥之中,獨見曉焉;無聲之中,獨聞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故其與萬物接也,至無而供其求,時騁而要其宿,大小,長短,修遠。”

這裏說不清楚是哪位“夫子”,有的說是孔夫子,有的說是老子,有的說是莊子,我們不去管它,總之是“夫子。”不過在先秦時代,隻有孔夫子能夠稱“夫子”,很少有其他人稱“夫子。”這裏又對道進行了描述,什麼是道?這個不好說。“淵乎其居也”——“淵”深不可測,“居”在其中,誰能看得明白?“漻乎其清也”,清澈澄明,無形無相,無形無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