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預防失業,小保姆速變“大能人”(1 / 2)

1992年7月,曾筱佳高中畢業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衝垮了洞庭湖西岸的堤垸,使湖南省漢壽縣一夜之間變成了重災區。在洪水的衝擊下,家住該縣太子廟鎮缸兒口村的曾筱佳和父母失散了,無家可歸的她頓時急得哭成了一個淚人。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通過老鄉幫忙,她乘坐賑災的汽車來到長沙,在湖南省黑熊養殖廠謝祥京總經理家做了一名保姆,包吃包住,月薪100元。

此時的曾筱佳又喜又急,喜的是總算有了個落腳的地方;急的是她從小嬌生慣養,什麼事都不會做。別看她每天一大早就起來拖地板,擦桌子,收拾房間,顯得非常賣力,可實際上,她經常把事情辦砸。她每次不是將飯燒糊了,就是煮了夾生飯;不是炒菜沒有放鹽,就是將半瓶醬油全部倒在了菜裏。不僅如此,她每次買菜還從來不看秤、不還價,買回來的豬肉總是少2兩,買回來的鯽魚也要比別人貴5角錢……此外,由於曾筱佳滿口常德方言,大家很難聽懂,便都調侃她說的是“德語”……

一連幾個月,曾筱佳都沒有什麼進步。無可奈何的謝總隻好對她說:“看樣子你不是做保姆的料,從明天起,你去我的熊廠開票吧!”就這樣,曾筱佳成了開票員。

熊廠開票的事情並不多,開票員實際上是個可有可無的差事。因此,謝總不久便把她“借調”到朋友羅斯靜家,到由他主編的大型辭書《歐美進出口商、投資商、製造商80000家》和《東南亞進出口商、投資商、製造商38000家》編輯組去打雜。

在這裏,曾筱佳做的主要是資料收集、整理、分類和索引等工作。當時在這個工作班子中,既有英語、俄語和日語教授,也有專門塗糨糊的民工,他們的月薪則從200到5000元不等。這巨大的工資差距,使曾筱佳充分認識到了知識的價值,同時也開始害怕重新回去當保姆,因此學得非常認真。可是,當她終於學會了如何整理資料時,書卻編完了,她不得不回到謝總的黑熊養殖廠,準備繼續當她的開票員。不料,當她找到謝總時,謝總卻抱歉地告訴她:“這裏已經有新的開票員了!”曾筱佳頓時急了,流著淚懇求謝總道:“不要辭退我好不好?我從今天起就學做飯……”謝總心一軟,便再次把這名連飯都不會做的保姆留了下來。

這一番折騰,讓曾筱佳深刻地認識到一個道理:沒有本事你就會被炒魷魚;你要想讓老板留下你,就必須成為對他有用的人。

過了幾個月,就在曾筱佳幹家務活的水平日漸提高之時,謝總的另一位朋友、海南出版社長沙發行部負責人王紀卿要主編大型辭書《中國分省工商企業名錄總覽》,同樣需要人整理資料。曾筱佳便又在謝總的推薦下,再次“借調”出去了。她擔心這次編完書後謝總不再收留她,因此,幹得非常賣力,希望能在王總這兒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哪怕是打雜也行。王總見這名來自農村的姑娘很能吃苦,先是安排她管理那幾個塗糨糊的民工,然後又把她招聘到海南出版社長沙發行部,做了一名專門收發信件、抄寫信封和建立讀者檔案的勤雜工,食宿自理,月薪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