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1 / 3)

美國著名勵誌作家阿爾伯特-哈伯德曾說:所有成功者的標誌,就是他們對自己所說的和所做的一切負全部責任。可見,責任不僅是一種可貴的職業精神,更是成就卓越事業的原動力。它能夠讓人消除膽怯、克服困難,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擁抱輝煌的成功。

責任不分大小,工作沒有小錯

責任不分大小,工作沒有小錯。隻要你是一個勇於承擔責任的人,首先就應該從避免小錯誤開始。

在工作中,無論是任何一個人,他們都有著自己的職責範圍。有些人負責一些比較重要且引人矚目的工作,也有些人負責一些不被重視的瑣事。假如說,你負責那些項目,恰好就是經常被人們忽略的瑣事,你可能就會非常容易感到沮喪。而沮喪的情緒,可能就會讓你忽視自己的職責,如此一來就會很容易出錯,而一旦出錯自己的信心便會受到打擊:我這是怎麼啦,連這麼不起眼的小事情都幹不好!

時裝大師皮爾-卡丹曾經說過:真正的裝扮就在於你的內在美。越是不引人矚目的地方,越是要注意,這才是最懂得裝扮的人。因為隻有美麗而貼身的內衣,才能將外表的華麗裝扮更好地表現出來。將皮爾-卡丹的裝扮理論運用在工作上,也是一樣的富有哲理,越是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就愈要好好表現,這才是成功的關鍵所在。

很多事實證明,事業上的成功源於細,阿基米德從洗澡水溢出澡盆這一細節得到靈感,發現了浮力定律;牛頓從蘋果由樹上掉下這一細節得到啟示,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豐田汽車把精細化的生產管理落實到細節之中,創造了輝煌的業績;海爾公司始終堅持精細化、零缺陷的經營理念,使一個虧損的企業發展成為世界家電品牌……

責任不分大小,每一個員工都有自己應當承擔的責任,也是每一個與公司利益相關的人必須做到的。每一個員工在所執行的職責內,都應該認真做到,避免工作中小錯誤的產生。客戶的事再小,也與客戶是否對公司100%滿意這種完美結局,緊緊地聯係在一起。所以,要對自己強調:我們1%的失誤,對客戶而言,就是100%的損失。每個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員工重視他們的任何一件小事,因為任何一個小的疏忽,都會造成客戶的不滿,甚至可能產生十分嚴重的後果。因此,客戶的每件小事都是大事,隻有把每一件小事做到位,大事也才會隨之完整。

一個成功的員工,往往會把自己的優秀體現在一個個細節中,他們會對每一個細節都精益求精,不允許出半點錯誤。隻有那樣,才能夠給顧客帶來一種體貼入微的舒心感。而他的成功,也往往是從重視這一個個細節中獲得的。老子曾說: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他精辟地指出了,若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從簡單的小事做起的道理。

對大部分人來說,工作都是由無數小事構成的。士兵所做的工作,就是每天的隊列訓練、戰術操練、巡邏以及擦拭槍械;飯店服務員每日的工作就是對客人微笑、回答客人提出的問題、打掃房間以及整理床單。而我們每日所做的或許就是接聽電話、整理報表和繪製圖紙。當我們在工作中犯了錯誤,也許都是非常小的錯誤,就不會太在意,甚至有些錯誤完全會被忽略掉。因此,在很多時候我們都沒有去主動的承認自己的錯誤,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有時候我們心裏往往會這麼想,要是自己犯了嚴重的錯誤,肯定會承認的,這麼小的一點錯誤就不用那麼認真了吧。如果是這樣,那絕對是大錯特錯。如果你了解那些成功的人,你就會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認識:工作中沒有小錯。

哈爾-尼達姆是一名栽縫,他學成了手藝之後,就離開了師父,自己開了一家製衣店。他不僅手工活做得好,而且價格也很便宜,周圍的人都願意去他的店裏做衣服,因此他天天都很忙。有一次,一位老太太去他那裏定做了一套禮服,他做完以後才發現,袖子比老太太定做的長了半寸。老太太馬上就會來拿這套禮服了,已經沒有再修改禮服的時間了。沒過多長時間,老太太來到了店裏。她穿上了禮服,在鏡子前轉來轉去,對尼達姆的手藝非常地讚賞。

當她要付錢的時候,尼達姆說:太太,我不能收您的錢。非常抱歉,我將您禮服的袖子做長了半寸。要是您能再給我一點時間,我會將它修改好的。老太太即刻就要穿著禮服去參加一個晚會,因此根本就沒有時間再進行修改了。老太太表示,自己非常滿意這套禮服,就要付錢離開。雖然她不在乎那半寸,可尼達姆無論如何都不肯收老太太的錢。正是哈爾-尼達姆這種敢於承認錯誤、勇於承擔責任的工作態度,讓他後來成了一位世界聞名的高級服裝設計大師。

哈爾-尼達姆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就在於他從不因為錯誤小而不當回事,相反,他總是認真地對待每一個小錯誤,不放過任何能將事情做得盡善盡美的機會。

在現代社會中,有很多眼高手低的年輕人,不願意腳踏實地地工作。即使他們在工作中出現了一些小的問題,也不願意去深究,總是抱著得過且過、無所謂的態度。長此以往,當出現大的錯誤時,他們便會習慣性地推卸責任。試想,這種人會在事業上還會獲得成功嗎?

生活中的一切,原本都是由一些小事,一些細節構成。如果一切歸於有序,決定成敗的必將是微若沙礫的小事、細節。因此,細節的競爭才是最終和最高的競爭層麵。在今天,隨著現代社會分工的越來越細和專業化的程度越來越高,一個要求精細化管理的時代已經到來。因此,要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從小事做起、避免在細節上出錯。

任何一個想在職場中有所作為的人,都要時刻意識到:責任不分大小,工作沒有小錯。一個勇於承擔責任的人,首先應該從避免小錯誤開始。

責任是卓越的原動力

責任既是一種精神,也是一種卓越的原動力。責任能夠讓人戰勝膽怯,一個人的責任感可以令他人知道什麼是責任,也能夠讓人知道付出和獲得的快樂,懂得成功的真諦。

有位人力資源部的經理,在對員工進行培訓時,講述了自己的一段親身經曆。他對企業的員工說,自己一生都無法忘記那次經曆,而且他也要組織企業內所有的員工,接受這樣一次訓練。他想讓員工明白,什麼才是責任。

那是一次野外拓展訓練,很多不認識的人共同組成了一個集體。我們需要完成4項任務,其中每一項任務都需要團隊來共同完成。要是有一人未能完成,那麼整個集體也就都輸了,而且每一項任務都非常地艱難。但是結果還不錯,我們這支隊伍已順利完成了其中的3項,隻剩下最後一項了。這項任務要求隊員爬到10米高的一個立柱上,然後站在立柱的最頂端的一個圓盤上,接著向斜前方縱身一躍,淩空抓住離自己1米多遠的一根橫木,這樣就算完成了任務。聽那兒的管理者說,有不少人站在圓盤上都不敢站立起來,有的甚至都嚇哭了,更談不上完成任務了。

所有隊員都沒有足夠的把握,能夠完成這項任務,甚至不少人都沒有充足的勇氣。但這個任務必須完成,否則,之前的一切努力都白費了。在別的隊員幾乎喊破喉嚨的呐喊加油聲中,第一個人最終成功了。大家都彼此打氣,一個接一個地完成了任務。

最後是一位嬌小的女生。在女孩剛爬上10米高的立柱時,看見她的雙腿一直在發抖,而且愈抖愈厲害。大家知道,我們要輸了。可大家還是給了她最堅決、最熱烈、最振奮人心的支持、鼓勵與指導,因為當時輸贏早已不重要了,隻是大家不想丟下她自己。這是大家的責任,她是我們集體中的一員,我們有責任帶她一起走。

就在我們的心都已提到嗓子眼兒時,她已蹲在圓盤上了。對她而言,即使站立起來也已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大家一直在拚命地喊著加油,盡管我們都明白,對於站在1O米高的她來說,大家的聲音已經是非常的微小,甚至根本就聽不清我們在喊什麼。可我們能夠做的就隻有這些了,而且我們一定要將自己能夠做到的做好,這是我們的責任。

沒想到,她最後竟然又站起來了。大家知道,一個人站到上麵真的非常不容易,沒有依靠甚至有點孤獨,雖然隻是一瞬間,但是每個人都停止了呼吸。

似乎等了好長時間,她奮力縱身一躍。大家都緊閉雙眼。感覺在那一瞬間,我們比她還要緊張。她終於成功了,接著就聽到了大家雷鳴般的掌聲。不僅僅是因為勝利,最主要的是我們完成了任務。我們沒有丟下她,她也沒有令我們失望。

之後,那位女生對我們說,她有輕微的恐高症,‘不過,我不能放棄,我的放棄會讓整個團隊輸掉。’她的這句話,猶如錘子般重重地砸在了大家的心上,我們知道,那是責任的力量。

後來,我們這支隊伍獲得了最終的勝利,而且隻有我們這支隊伍完成了所有的任務,也是目前為止第一支贏得最後勝利的隊伍。活動的組織者,給我們頒發了勇士勳章。勳章上寫著:責任即榮譽。

可以說,責任既是一種精神,也是一種卓越的原動力。責任能夠讓人戰勝膽怯,一個人的責任感可以令他人也知道什麼是責任。一個人擔負起責任,並時刻保持一種高度的責任感,同時也會感染別人樹立起自己的責任感。

盡管擔當責任並不是為了做給其他人看,可隻要你做到了這一點,就會影響到別人。也許其他人沒有你做得好,可一旦去做了,人們就能夠看出他已意識到自己的責任了。這就是責任的力量。

lucy與Maria是一對姐妹。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午後,Maria從家中的郵筒裏拿出一封信,但這封信卻不是她們家的。這封信上明顯地寫著:K市大河沿路60號,可Maria家住在K市小河沿路60號。

於是Maria問:姐姐,這該怎麼辦呢?

姐姐lucy說:等郵遞員下次來時再送走吧。

但是姐姐,郵遞員要等到3天之後才來呢?如果有什麼急事的話,那不就耽誤了嗎?

那你說應該怎麼辦,爸媽又不在家。

她們不知道應該怎麼辦才好。如果親自送去,外麵的風雪又很大,兩個人都有點害怕。畢竟妹妹Maria才9歲,而姐姐lucy也隻有11歲而已。如果不送,萬一別人有什麼急事耽誤了,那可就麻煩了。

姐姐lucy說:我認為還是該送去,盡管我們不認識他們,可我們收到了人家的信,理應給人家送去,這也是我們應當做的,你覺得呢?

Maria說:姐姐,我也是這麼想的,那我們一起去吧。

於是,姐妹倆穿好了衣服,拿著這封信就走入了風雪之中。姐妹倆也不清楚大河沿路究竟有多遠,於是,隻好一邊走一邊打聽。

有一個陌生人這樣對他倆說:哎,我說孩子們呐,下這麼大的雪還出來幹什麼呀?大河沿路離這遠著呢,怎麼不讓爸爸媽媽帶你們去啊?從這往前走,到第五個路口向右拐,然後再打聽。

兩個孩子這能深一腳淺一腳地互相扶著往前走,因為雪實在太大了,她倆根本看不清前麵的路。

姐姐問:Maria,我們肯定能將信送到的,對嗎?

妹妹堅定地說:我也是這麼想的,姐姐,我們肯定會的。

不知道走了多久,姐妹倆終於來到了大河沿路60號,她們非常地高興。

lucy按響了門鈴,開門的是一位年輕地女人,她問:你們好啊,有什麼事嗎?

請問這是大河沿路60號嗎?

不錯,有事嗎?

噢,是這樣的,女士,我們家住在小河沿路60號,郵遞員將你們家的信送到了我家,我們給您送來了,怕您有什麼急事。姐姐lucy說。

這位女士向外看了看:就你們倆,沒有大人嗎?

然後,她感激地看著姐妹倆,一直說謝謝。

一個月後的一天,一位陌生的男士來到了Maria的家中。她們的父母並不認識這位男士。他說:我家住在大河沿路60號,一個月之前,我的信被誤送到了你們家,是你的兩個女兒冒著大雪送到我家的。幸虧有她們倆幫忙,當時,我父親病得非常嚴重,急需要一筆錢,那封信是讓給家裏送錢的,遲了的話,我父親就活不成了,非常感謝你的孩子們。

這時,爸爸媽媽都笑了,其實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做了一件如此偉大的事。

這位男士掏出了一封信,這兒有一封你們家的信,要是沒有兩個孩子的這種責任感,我覺得自己不可能給您送過來,肯定要等到郵遞員來拿走,您的孩子讓我知道了什麼是責任。

日常生活中,有的事情你可能本不必去做,可責任心要求你去做,甚至要求你做一些自己難以完成的事情。要是你能夠完成,獲得的不隻是心理上的坦蕩與安然,你的精神與責任也會感染到其他人,然後他人就會因你的感染而更有責任感。作為一種卓越的原動力,責任具有傳遞的效果。

同樣,公司也需要這種責任感的傳遞。在一家公司裏,並非每個員工都能夠對自己的工作具有強烈的責任感。但是如果自己身邊的同事,甚至整個公司的環境,都是一種充滿責任感的氛圍,那麼其他員工也會被這種精神所感染,進而能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因為,他們會發現,擔負責任並非一件非常困難與痛苦的事。相反地,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還會讓他有一種自豪感,因為他在這家公司裏,和別人一樣重要、必不可缺。與其逃避責任,還不如大膽地擔當起來,沒準自己的勇敢就會變成自己成功的契機。

責任能夠成就卓越

在我們生活的社會環境中,與周圍的一切都是息息相關。我們對社會有責任,對家庭有責任,對朋友有責任,對工作更有責任。一旦你接受了一項任務,責任就象血液一樣溶入你的身體,即使你不想承擔,你也無法與之分開。如果你對責任視而不見,那麼可以肯定地說,你的工作任務就會一塌糊塗,甚至會導致事業一敗塗地,永遠與成功無緣。一個沒有勇氣承擔責任的人,意味著對自己的工作的不重視,也絕不可能會尊重自己,尊重別人。

比爾-蓋茨說過這樣一句話:人可以不偉大,但不可以沒有責任心。一個人有了高度的責任感,才能在工作中勇於負責,在細節中善於追求完美。正是基於這樣一種選人、用人標準,比爾-蓋茨才成就了微軟一流的業績,打造出了聲名顯赫的商業帝國。

世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最初來到石油公司工作時,既沒有學曆,也沒有技能,被分配去檢查石油罐蓋是否被自動焊接好。這是一個最簡單,也是最枯燥的活兒,公司同事戲言,這是個三歲小兒也能做的事。洛克菲勒忍無可忍,要求公司給他換一個工種,但他的申請被回絕了。他無計可施,隻好把這個工作做好再說。很快他就發現,要焊好一個石油罐蓋,隻需要38滴焊液即可,而不是現時的39滴。經過認真地試驗,他發明了新的38滴型的焊機,僅此一項,他每年就為公司節省了5億多美元!從此,年輕的洛克菲勒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試想一下,如果洛克菲勒當初就放棄了努力,撇開了責任,那麼就不會有今天的世界石油大王了。

與成功、卓越相反,一個人經常會遇到的是挫折、失敗。你有才華、有抱負,但卻常感到英雄無用武之地。應該說,這種境況的確是一種非常令人痛苦的。在這種情況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態度。有一種人,他們會消沉下去,他們會放棄自己的責任。還有一種人,他們會悄無聲息地開始努力,主動地承擔起責任,用業績來證明自己。其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前一種人,等待著他們的就是徹底的失敗,而後一種人,命運總是在他們不斷地努力之下,把成功的機會慷慨地賜予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