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盲目跟風現象,人雲亦雲,人為亦為。這種“火氣”
導致的負麵影響不僅是“欲速則不達”,而且更重要的是可能導致行為失態和好大喜功的浮誇作風,甚至造成決策失誤,陰影難除。因此,“富而思進”,消除“火氣”
極為重要,這就必須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南,既要大膽探索創新,更要求真務實,把我們的行為規範到市場經濟規律中來,規範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大局中來,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做到一步一個腳印,科學決策,三思而後行,操之過急往往搞錯,應時刻警示著我們任何時候都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才能把我們光榮而神聖的事業穩步推向前進。
四、消除“嬌氣”,樹立大局意識
因為富了而財大氣粗,因為富了而老虎屁股摸不得,這是任何一個對深圳有過貢獻的人都有可能表現出的“嬌氣”。“嬌氣”的表現之一是懶散習氣,吃不得苦,受不得累;二是自己身上表現的不良行為,他人點不得,說不得;三是表現出極度的自私,個人利益至上,隻求索取,不講貢獻,如此等等。這些表現至今在一些人身上表現得還比較突出,即使在一些黨員幹部身上也不同程度存在著。“嬌氣”與“驕氣”是一對孿生姐妹,嬌氣是不成熟的表現,是相對富裕之後的一種浮躁,是對自己肩負的社會和曆史責任感的漠視,嬌氣的存在注定了胸無大誌,注定了鼠目寸光,注定了在市場經濟大風大浪中經受不住考驗,注定了成就不了大業。克服嬌氣,要從靈魂深處找原因,加強法製觀念和大局意識,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乃至社會之間的關係,做到個人利益服從全局利益,個人意誌服從群體意誌,碰到問題莫氣餒,遇到困難不低頭,解除各種疑慮和包袱,輕裝前行,多為特區建設貢獻力量。
五、消除“怨氣”,倡導奉獻精神
論及深圳二十年創業史的輝煌,人們倍感欣慰,畢竟在二十年的風風雨雨中,幹部群眾奉獻的太多太多。
但由於個人的閱曆、處境等因素影響,一些人對社會分配不公,民風不正,治安尚有不盡人意處,腐敗現象依然存在等問題處處埋怨,牢騷滿腹。一些人在享受特區這種優越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時,卻怨氣難消。怨氣的產生不僅由於個人恩恩怨怨,更重要的是對社會的憂慮,此乃人之常情,可是怨氣多便消極,便失望、便抵觸,便信仰不足,這不僅對個人,即使對一個城市也是一種隱憂。怨氣影響到士氣,製約了鬥誌,這是顯而易見的。
消除怨氣,關鍵在於引導人們對特區的發展有個全麵的認識,關於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認識、對待和處理前進道路上的複雜問題。種種社會弊端的客觀存在,與特區的輝煌相比較算得了什麼,是城市發育成長過程中難免的,是改革開放推進過程中“摸著石頭過河”難免的,克服這些弊端需要精力和時間,需要廣大幹部群眾的同心同德和奮力拚搏。消除怨氣,便鼓舞了士氣,便增強了鬥誌,奉獻精神的發揚光大便有了可能,進取意識才能牢固得到樹立,從而化作推動城市進步和發展的無窮動力。
六、消除“泄氣”,培養良好的精神狀態
改革每深入一步,就意味著難度的加大。對此一些人怕苦畏難,對改革信心缺乏,意誌消沉,一切隨大流,工作得過且過,敷衍了事,遇到問題繞著走,凡事一個“怕”字在作怪。就連一些黨員幹部,在直麵歪風邪氣乃至腐敗等大是大非問題上,遇事退避三分,表現為對扭轉局麵的信心不足,關注熱情缺乏,介入輕輕點水,不願觸及敏感問題。泄氣的表現直接影響了黨員幹部隊伍素質的改善,也影響到他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還說什麼社會責任感和曆史責任感呢。
扭轉泄氣這種精神狀態,就要注重引導人們振作精神,莫做“井中之蛙”,開闊視野,看問題,看形勢要看主流,這樣才能振作精神,熱心於為社會作貢獻。
總之,“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克服“六氣”是關鍵。這要求各級黨組織和群團組織在“致富思源,富而思進”的活動中精心組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傳手段,通過活潑生動的豐富活動,寓教於樂之中。幹部群眾的意識一旦完全統一到國家和特區發展大局上來,“思進”便化作無限的動力,推動曆史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