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講”教育是增進黨內團結的有效舉措(2 / 2)

江澤民同誌在高州指出:“縣(市)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都要在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和這次“三講”教育規定的文件上下苦功夫,都要實事求是,一分為二地估量自己,都要正確運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都要認真傾聽群眾的意見,都要認真進行整改。”江澤民同誌又說:

“在領導班子內部,要用大局來統一思想、協調行動、處理矛盾。團結同誌,就要求胸襟開闊,光明磊落,互相學習、互相尊重、以理服人、以德服人。”這次“三講”

教育就是落實江總書記的指示,在做法上與以前的整黨整風有所不同。(一)是範圍對象。以前的整黨整風幾乎是覆蓋全黨。這次“三講”教育的範圍在縣級以上黨政機關,對象是縣級以上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這是針對我們黨處在執政地位、處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麵臨著如何提高我們黨的執政水平、領導水平和拒腐防變,抵禦各種風險的能力而做出的決策。

要解決黨麵臨的兩大課題,主要取決於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這就抓住了關鍵,抓住了主要矛盾,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麵。(二)是目標要求。通過“三講”教育,要解決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在黨性黨風方麵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是要求解決全部問題。充分體現了實事求是的原則,既避免了要求過高而又做不到,使群眾喪失信心和希望,又避免了走過場的解決問題,使群眾隨時都可以看到“三講”教育的成效。(三)是方法步驟。這次“三講”教育是以整風精神來開展的。就是聯係思想和工作實際,學習理論,武裝頭腦,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發揚黨內民主,相信和依靠群眾,搞好自我反思,總結經驗教訓;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努力掌握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具體操作上,采取試點單位先行。總結經驗後,從上至下,分期分批梯次進行。在整個“三講”教育中,堅持把學習貫徹始終,把開門“三講”貫徹始終;把批評與自我批評貫徹始終;把邊整邊改貫徹始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四)是組織領導。這次“三講”教育明確規定,要在黨委(黨組)的領導下進行,班子第一把手,是“三講”教育的第一責任人。這就改變了單位領導班子和領導人在過去搞“運動”中那種被動挨整的局麵,使領導班子和主要負責人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既增強了他們的責任意識,也增強了搞好“三講”教育的自覺性。同時,上級還派出巡視組,實施調研、指導、督查、考核幹部的職能。這就為“三講”教育健康有序地進行,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這些做法都非常有利於增強黨內團結,從而實現了江澤民同誌所說的“團結就是大局,團結就是力量”。“這個團結,是建立在中華民族實行全麵振興的共同利益基礎上的,是建立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基礎上的。全黨同誌和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維護加強這種團結,我們的事業就無戰而不勝”。

四、“三講”教育的實踐成果,有助於黨內團結趨於成熟

江總書記在高州說:“結合黨在一定曆史時期的任務,通過集中學習教育,提高黨的領導幹部的思想政治水平,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是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黨員幹部內部存在矛盾既是客觀的,也是正常的。

有矛盾並非就是不團結。這裏的關鍵在於遇到分岐時,能否運用正確的方法,因勢利導地去處理。能不能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開展積極的思想鬥爭。我們曆來十分重視和認真堅持黨內的批評與自我批評。但是,這些年來,相當一部分領導幹部丟掉了這個武器,部分領導班子內部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空氣不那麼濃了。有的即使有些批評,也是含含糊糊、隱隱約約的,讓人難於捉摸。這次“三講”教育,引導黨員幹部,從團結的希望出發,找準存在的問題,勇敢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並認真進行整改,這是保證“三講”教育不走過場的關鍵所在。對群眾提出的一些問題,列出題目,拿出整改措施。對群眾關心的迫切問題,能改的立即改,使群眾滿意,密切了黨和人民群眾的聯係。由此看來,“三講”教育的實踐意義十分重大,它可以進一步恢複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使黨內團結更健康、更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