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雙生(1 / 2)

一九七九年,對於魯西平原的白雀城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開春,一場倒春寒驚得剛剛探出頭的草啊葉啊紛紛縮了回去。三月中旬,紛紛揚揚的桃花雪中城裏章家的三兒媳要生了,倆姑娘降生那天,一群喜鵲在院裏的梧桐樹上嘰嘰喳喳叫個不停,趕都趕不走。接生的赤腳醫生笑嘻嘻掀開簾子:“生了,生了,倆閨女,母女平安!”眾人紛紛鬆了口氣,外麵的雪忽然停了,不一會兒居然陽光明媚,春日裏難得的好天氣,隻留屋簷上的一片潔白提醒著人們這不是個夢。

大嫂樂嗬嗬的抱起倆妮兒,“嘖嘖嘖,瞧這眉眼,長大指定是俊俏丫頭!”三媳婦躺在土炕上虛弱的笑了,“那就請她大娘給取個名字吧。”“嗯,咱妮兒現在皮膚恁紅,長大肯定白,偏今兒又下雪,百年難遇啊!不如就叫惜冰惜雪吧!惜與喜、希同音,希望她們能像雪似的幹淨,招人喜歡。”三媳婦一向敬重這個膠東來的有文化大嫂,如今聽她說的頭頭是道,自然喜笑顏開,滿口應承。繼而又愁苦起來,“這一下來倆,不夠吃的可咋整啊嫂子?”大嫂圓圓的臉上滿是慈和的笑意,被貧窮、營養不良洗禮過的麵容雖然暗黃,一雙眼睛卻明亮有神,熠熠生輝,絲毫沒有現下大多數人的頹廢。聽了這話寬慰道“不急,會好的,再說不還有補貼呢嗎?”

爽利的話音剛落,院子裏響起了老三興奮的聲音:“尚文娘,發了,發了,都是雙份兒!”說著手提四斤紅糖,四斤白麵,四十個雞蛋進了屋。是的,現如今在這個小城轟轟烈烈的計劃生育運動還沒有開始,廣大人民群眾響應毛主席人多力量大的號召,每為國家增添一個人口是有獎勵的!章家已經有了一個兒子,如今再生二胎,自然有獎品發放。一家人圍著難得一見的好東西討論一番,議定留下二斤白麵和雞蛋紅糖補身體,另外二斤白麵拿出來換成雜麵好多撐些時候。章老三幹瘦的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咱也有兒有女了,知足!今兒聽隊裏說就快分地了,人家別的地兒早分了,這回是準信兒呢!日子會好的!”要說這倆丫頭也真是怪,別人家的孩子剛降生除了睡就是吃,她倆倒好,打她們爹一進門便齊齊張開了眼睛,不哭不鬧,就那麼靜靜地看著,好像能看見能聽懂似的,惹的眾人連聲稱奇。

小院兒裏的歡聲笑語持續了兩天,第三天的時候,惜冰惜雪的曾祖父去世了。要說這老爺子的一生也可謂是跌宕起伏,精彩絕倫。

這要從章家祖上說起,章家祖上在本地是大戶人家,到曾祖這一代,隻得他一個男丁,自是傾家族之力培養,長成後雖習得滿腹詩書才高八鬥,許是骨子裏遺傳因子作祟,偏不喜仕而喜商。卻又不同於一般商人,當得起‘儒商’二字。接管家族以後更是如魚得水,年輕時走南闖北,和省長縣長拜過把子;走關東遇匪劫持卻和馬幫頭子相談甚歡,終得其親自持槍送返回鄉。自此在道上名聲大振,暢通無阻。至中年以後眼見全國解放更好日子來臨,卻不聽眾人勸阻,散盡田產家財。更放縱四個兒子吃酒玩樂,短短兩年,偌大家業徹底淪落衰敗。隻餘一處家徒四壁之青磚院落無聲訴說著往日的輝煌。

在旁觀者看來老爺子應該是有了後悔之心,所以才在家業敗落以後親自教導起了幾個孫輩,嚴令其讀書習字,悉心指導傳授經商處世之道。隻是終究大錯已成,遠水難救近火,回天乏力。無不暗自搖頭歎息。

直到後來興起大規模土改運動,人們才驚覺老頭兒果然睿智!小城大戶兒無不在這次運動中被沒收家產,挨批挨鬥,甚至遭遇牢獄之災,隻有章家,因初期捐獻家產救濟窮人,表現良好,非但逃過一劫,還被劃為了貧農,受到頗多照顧。就連院子都原封未動歸於本家。

日子在不斷前行,此時的人們沐浴在新中國的光輝裏,一同勞動生產,一同日落而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貧窮卻也簡單快樂。隻是老天卻不肯放過勤懇的人們,接連三年的自然災害,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再也無力承受,無可奈何之下隻好遠走關東,那裏,好歹能有口飯吃。章家老先生的三個兒子便在此時隨洪流踏進了關外,隻留老四一房守在老家,照顧家和聲稱老了,不願再離了故土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