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普高、殊於普髙的職業教育(代序)

崇文區教育局局長助理——金學方

1980年,我區根據《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製改革的決定》和北京市中等教育結構改革會議的精神,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將五所普通髙中改辦為職業高中。十年來,職業教育在我區經曆了創業——發展——鞏固——提高的過程。目前全區31所中學,有12所改辦為職業高中或職業中專校,接受職業教育的在校學生人數占高中階段在校學生的58%。事實表明:職業教育已經成為我區普教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髙中給普通教育增添了新的活力,為首都的四化建設培養了適合需要的人才。

我接觸職業教育工作比較晚,嚴格地說是從1987年才開始研究職業高中的教育工作,並逐漸有了新的了解和認識。在那以前,聽到對職業高中的議論常是貶多褒少,諸如:“普通高中辦不下去了,迫不得已才辦職業高中”;“普通高中是,正規教育,,職業高中是,遊擊辦學,”;“普通髙中的升學質量過得硬,職業高中沒什麼質量可談”等等。這樣的說法不僅非教育界的人士有,在教育界工作的人也有,就連有些從事職業高中教育的同誌也覺得低人一等。之所以有這種情琬,毫不奇怪因為職業教育雖不是新事,但職業高中這種形式的職業教育卻是新事。人們熟悉普通高中,辦慣了普通髙中,於是總用普通高中的模式來審視職業高中這樣一種新生事物。同時,陳腐的“學而優則仕”思想的影響使一些人總拿升大學這把尺子作為衡量中學辦學質量的唯一標準,長期存在的鄙薄職業教育的陳舊觀念也使一些人看不起職業高中。

然而,十年來職業高中不但站住了腳,得到了發展,而且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這些都說明了應運而生的職業教育是有生命力的。所謂“應運”,就是說職業高中這種形式的職業教育適應了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對人才的多種層次、多種規格的需求,能更好地使普通教育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也正因為這樣,它才有生命力,它的創建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職業高中是在基礎教育分流的條件下辦起來的,它源於普通高中,有著自身的特殊性。其主要特點概括地說就是服務範圍的區域性,培養目標的職業性,教育內容的行業性,教育方法的實踐性。職業教育為以本地區為主的有關行業的建設和發展培養人才,在普通教育階段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定向職業培養,使他們不僅掌握一定的基礎文化知識、基礎專業知識和基本的技能,還具備一定的職業能力,以適應工作的需要。為此,職業高中必須強調教育過程每個環節的實踐性,要加強實習和操作技能的訓練,把理論與實踐更緊密地結合起來;要加強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盼教育,使政治信念與職業理想、職業道德緊密地結合起來;要加強機動應變能力,從而有效地實現教育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使學校的教育與社會緊密地結合起來。這樣才符合職業教育的規律,才是“正規”,才能獲得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