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包括知識分子在內的我國工人階級是推動我國先進生產力發展的基本力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行對外開放,引進資金、引進項目、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所有這些都是在廣大工人和知識分子的辛勤勞動中,轉化為我國現實的社會先進生產力,推動著我國經濟和社會實現巨大飛躍的。
我國農民階級和其他勞動群眾,同工人階級緊密團結,是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黨的政策極大地調動了農民階級和其他勞動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他們的生產活動對繁榮我國農村和城市的經濟起著重要的作用,他們是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
推動生產力發展的主體力量是勞動者,我們黨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所必須履行的第一要務,就是提高勞動者的素質,發揮人的聰明才智,充分發揮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首先是不斷提高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勞動群眾以及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人才、造就人才,為推動先進生產力的發展培養、開發人力資源。其次要充分發揮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充分激發勞動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必須深化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的改革,健全社會主義利益機製,逐步建立一個有利於人們放手幹事業,鼓勵人們大膽開拓創新的團結、和諧、寬鬆、合作的體製、機製和環境條件,使人人都能充分施展聰明才智,使單位、企業內部充滿創造力和強大凝聚力。
總之,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努力符合生產力發展的規律,體現不斷推動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的要求,尤其要體現推動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通過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二、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把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提高到關係黨、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高度來認識,是意義深遠的理論升華。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與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相得益彰,深刻揭示了黨的先進性的豐富內涵。
1.把握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辯證關係,自覺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社會主義社會是全麵發展、全麵進步的社會。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輔相成、協調發展的事業。全黨同誌必須全麵把握三個文明建設的辯證關係,在推進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努力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這是我們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的結果。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以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不斷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
牢牢把握中國先進文化的發展趨勢和要求,必須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立足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著眼於世界科學文化發展的前沿,不斷發展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從思想上、精神上正確武裝和不斷提高起來。這也是我們黨始終站在時代前列,保持先進性的根本體現和根本要求。
堅持什麼樣的文化方向,推動建設什麼樣的文化,是一個政黨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麵旗幟。80多年來,我們黨高舉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旗幟,努力建設和弘揚反映革命、建設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蕩滌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和國外滲透進來的腐朽沒落的舊文化,從思想上精神上極大地解放和激勵了廣大幹部群眾,在全黨和全國人民中形成了凝聚人心、統一意誌的正確指導思想和共同理想。
2.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任務。
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要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增強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增強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增強自立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民主法製意識和開拓創新精神;堅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進一步普及教育,提高教育素質和全社會的教育水平,大力發展科學文化事業,加強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的宣傳教育。唱響社會主義文化的主旋律,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發展先進文化必須貫徹的重要方針。要努力掌握和發展各種現代傳播手段,積極推動先進文化的傳播。
堅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實踐中不斷結合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要求,豐富著這個民族精神。麵對世界範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必須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納入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要把依法治國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範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係。深入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宣傳教育,引導人們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別要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引導人們在遵守基本行為準則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反對和抵製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增強全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勵全國人民為振興中華而不懈奮鬥。
3.繼承優秀文化傳統,抵製腐朽文化的侵蝕。
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必須繼承和發揚一切優秀的文化,必須充分體現時代精神和創造精神,必須具有世界眼光,增強感召力。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黨和人民從五四運動以來形成的革命文化傳統,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先進文明成果,我們都要積極繼承和發揚。我國幾千年曆史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結合時代精神加以繼承和發展,做到古為今用。同時必須結合新的實踐和時代的要求,結合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積極進行文化創新,努力繁榮先進文化,把億萬人民緊緊吸引在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偉大旗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