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優化教育教學過程(3 / 3)

(三)愉快教育與情境教育過程

提倡愉快教育和情境教育,實現寓教於樂,是我國目前教改的目標之一,也是優化教育教學過程的具體體現。

1.愉快教育的意義及實施

愉快教育,就是指根據學科特點、學生實際和教育教學內容的思想性趣味性,設計出使學生在愉快心境中獲取知識接受教育的環境,科學性和趣味性融為一體,以使學生在愉快中得到發展。

愉快教育是針對現行教育諸多弊端提出來的。長期以來,應試教育逼著學生為分數而拚命,教師為分數而忙碌,嚴重影響了師生的身心健康。愉快教育也是根據學生實際提出的。我們的教育對象大多表現為對具體事物易感知,情緒興趣常不穩定,活動的目的性、堅持性和自製力較差,課堂上常是無意注意占優勢。在這種情況下,愉快的體驗會起到積極的誘導作用,變沉悶、呆板、被動的學習為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

愉快教育的好處有以下幾個方麵:第一,有利於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把學習作為樂事主動地去學習。我們常看見有的學生月光下打籃球,風雨中踢足球,廢寢忘食看小說,足以說明興趣是勤奮的動力。第二,有利於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在愉快教學中學生大腦會保持最佳的興奮狀態,集中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第三,有利於創新教育。興趣是人的精神對特定對象的熱愛和趨向,是人在認識客觀事物活動中產生的樂觀情緒。這種情緒可使心靈得到情感上的滿足,進而推動人們繼續從事這種活動,不斷體驗樂趣。有了興趣就易產生聯想,產生新的欲望,這正是進行創新教育的最好催化劑。第四,愉快教育還有利於學生形成樂觀開朗的個性特征。愉快教育能使學生消除逆反心理,減輕精神負擔,形成良好的人際氛圍,豐富情感生活,以更開放的心態接受教育,最終形成樂觀開朗的人格特征。總之,提倡愉快教育,有助於學生素質的全麵發展。

怎樣科學地實施愉快教育呢?

首先,堅持以發展為導向,以愉快為核心進行教育教學工作。在發展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發展,努力發揮各種情感的積極作用,使它與科學認識相互促進。例如,在《十裏長街送總理》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引發的是緬懷革命領袖的悲痛情感,它雖是負情感,但卻是積極情感,也是本節課所要培養的情感。其次,要求教師精心加工教材內容。深入理解教材,充分利用教材,同時又不受教材的約束,敢於大膽地改造教材,從不同角度去尋找能揭示教材特點、並能引起學生興趣的方法。教師還要吃透學生的心理與實際,隻有把這兩方麵有機地結合起來,教材才會成為教師得心應手的工具。最後,在教學方法上要不拘一格。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有經驗的教師能把課講得生動有趣,引人入勝,常常有新招,教學效果好,相反有的教師講課平淡無味,使人昏昏欲睡。可見教法創新的重要性,要敢於獨辟蹊徑,不拘一格使用各種方法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教學語言幽默生動,富於探索性,讓學生在笑聲中思索;板書活潑美觀,引入注目,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善於采用表演、設疑、懸念、辯論、探討等方式和運用現代化教具等。

特別強調的一點是,提倡愉快教育、樂教樂學,並不是不要刻苦鑽研,學習畢竟不是遊戲,非下苦功不可。所以,應以樂學為起點而入門,入門之後通過苦學而入迷,樂在其中就不會感到學習之苦了。

2.情境教育的意義及實施

情境教育強調根據教育教學目標,創設充滿美感和智慧的環境與氛圍,用創設情境的間接方式讓情感伴隨理性,同時與學生心理發生共鳴,從而促使他們在現實環境和主體活動交互作用的統一和諧中獲得全麵發展。情境教育的實質是通過人為優化了的環境,促進兒童人格、素質全麵發展的教育。

教育理論中的情境概念始於杜威,杜威認為傳統教育失敗的根本原因,是未能給學生設置引起思維的直接經驗情境。小學特級語文教師李吉林使用的情境概念更為豐富,它貫穿於教學過程始終,並延伸到自然、社會、家庭等教育渠道,輻射於智育、美育、德育等領域。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觀,情境教育將“育人以情”為中介和紐帶,溝通了“育人以德”和“育人以智”,把德育、智育、美育融會於情境之中,使學生在學會求知的同時學會做人,形成高尚的精神情操。情境教育把教育的影響定位於環境,並承認環境對兒童發展的重要影響,同時它又把活動看成是以兒童為主體的活動,從而突出了兒童在教育中的能動作用並克服了教師中心論的缺陷。

21世紀信息社會的到來,使我們在各方麵都麵臨巨大的挑戰,迎接這一挑戰根本在於提高國民素質,而中小學承擔著為提高國民素質打基礎的任務,情境教育就是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成功探索。情境教育開創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用於解決目前基礎教育中種種弊端的行之有效的素質教育途徑。通過情境教育,給予學生的不僅僅是生動活潑新鮮的知識,而且是一個健康豐富的精神世界。它成功地解決了長期以來素質結構中認知與情感、意識與無意識、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以及真、善、美之間的不協調和不平衡。情境教育突出的特點是發揮教學的藝術性,造成一種美的情境,使學生在領會教材,進行語言訓練的同時受到審美教育,有了美感,就會產生愉悅,積極參與活動,從而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

情境教學的設計要注意三個問題,“一展開想象,進入情境;二優選途徑,講究效果;三設計角色,充分活動”。情境教育必須忠實於教材,鍾情於學生。這是情境教學設計的出發點。

情境教育的運用,首先要鑽研教材,從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特點三方麵構思和優選途徑進行整體設計,做到結構優化、途徑優化、過程優化和效果優化。李吉林老師是借助圖畫、音樂、戲劇這些藝術形式創設情境的。圖畫普遍受孩子們的歡迎,因為畫麵是形象的,再現了生活的畫麵,孩子們用不著通過語言去理解,一看就明白,因為兒童正是通過形象去認識世界的。通過音樂渲染更容易把學生帶到特定的情境之中,因為音樂是抒情功能極強的藝術形式,很容易激起兒童情感上的共鳴。孩子們喜歡表演,也喜歡看表演,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特別是接近兒童生活的戲劇形式,不僅能喚起他們的新奇感、好奇心,而且能產生巨大的角色效應。值得一提的是,應充分發揮電教畫麵、電視錄像、多媒體畫麵等的作用,在豐富多彩且連續的動態中,加之教師語言的描繪,會給學生一種新奇真切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