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和解(2 / 3)

月盟談判團團長月盟地球事務局局長喬治按照小愛德華的指示,一開始就提出:“根據雙方達成的諒解,這是一次不附加任何先決條件的、內容不受任何限製的談判,其目的是為了解決業已存在的月地爭端。既然是這樣,我們認為隻要承認月球獨立,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司空當然不能同意這種說法,但她說得卻很平靜:“這確實是一次不附加任何先決條件的談判,所以也不能把承認月球獨立作為先決條件。隻要不以月球獨立為前提,一切問題都好商量。”

月盟談判團成員、外空安全委員會副主任小野態度很生硬:“不承認月球獨立,那有什麼好商量的!”

易卜拉欣解釋道:“隻要不以獨立為前提,地球方麵可以同意進一步擴大月盟權限,直接享有部分經濟社會管理權,但治安和安全問題應由聯合國派駐民事警察、維和部隊。”

小野很光火:“在我們沒有提出獨立時,月球上並沒有地球的警察和部隊,而我們提出獨立後反倒要把地球的警察和軍隊派到月球上來,這哪是給我們自治權,這不是變本加厲地來統治月球嗎!這是你們態度上的一個大倒退。我不希望我們被迫退出談判。”

司空冷靜地說:“我建議現在暫時休會,明天接著談。”

喬治不想把形勢弄得太僵,也同意休會。

又過了一天,複會了。易卜拉欣說:“你們昨天說,不同意聯合國派警察和維和部隊到月球上去,可暗中卻加強了防止隕星襲擊係統,使它同時具有防止導彈襲擊功能,你們還大量儲備核能,這一切不都是企圖用武力解決爭端嗎?你們用什麼讓我們相信你們談判的誠意呢?”

月盟談判團成員、外空安全委員會高級顧問科弗代爾說:“我們決無對地球實施軍事打擊的意圖,為了證明我們的誠意,我們可以邀請你們參觀我們的防隕星襲擊基地。”

司空表示同意參觀。在科弗代爾的帶領下,月署談判團的成員參觀了幾處防隕星襲擊基地。當易卜拉欣提出希望參觀史密斯海防隕星指揮部時,科弗代爾婉言謝絕了。

回到賓館房間後,司空感慨地說:“真沒想到月球上的防禦係統是這樣的先進,我們要是想武力解決地月爭端,怕是不容易了。”

易卜拉欣也有同感:“由於對月盟實行信息製裁,我們得到的月球信息也急劇減少,我擔心,月盟儲存的大量能源、先進的隕星防禦係統足以構成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司空說:“為了避免兩敗俱傷,我看可以在必要時做些讓步。”

第四天,沃伊洛維奇在談判時提出:“為了表示我們的誠意,我方願作出讓步,在未來要簽訂的協議中,月球方麵還可以建立自己的民事警察,但為保證月球的安全,應由聯合國派駐維和部隊。”

小野態度也有了緩和,他聽到沃伊洛維奇的說法雖然並不同意,但也並沒有火冒三丈。他說:“我們堅決不同意在月球上派駐聯合國的維和部隊,既然和解,為什麼還要派部隊到月球上來看著我們!”

沃伊洛維奇和司空低聲交換意見,司空考慮好一會兒才說:“好,我們不提出在月球上派駐部隊的要求,但這不應影響國際太空部隊繼續駐守在地月平衡點上。你方如能確認這一點,我們就同意簽訂一個《地月和平協議》。”

這回輪到喬治和他的談判團成員協商了,隻見喬治和小野、科弗代爾嘀嘀咕咕商量了半天,才說:“隻要國際太空部隊不進入月地平衡點月球這一側,我們可以不持異議,但我們不同意把國際太空部隊繼續駐守在地月平衡點上這一點寫進會談公報或者協議之類的文件裏。”

為了找到一個能被月盟接受的說法,月署的人又在絞盡腦汁。一直沒開口的吳毅剛忽然低聲對司空說道:“我看可以寫上這麼一句話,簽訂《地月和平協議》後,地月平衡點及其與地球一側的太空安全由聯合國負責,地月平衡點至月球之間的太空安全由月盟負責。”

司空馬上同意吳毅剛的說法,示意吳毅剛可以提出。

月盟談判團聽了這個說法感到無法反對,喬治出麵說可以這麼寫。

司空這時鬆了一口氣:“今天我們抓緊寫出一個協議文本,以便雙方分別向聯合國和月盟報告。”

喬治說:“我同意司空團長的意見。”

談判結束後,月署代表團剛回到駐地,喬治就打來電話說:“我們月盟主席小愛德華要接見你們,並要設晚宴招待,我馬上派車去接你們。”

在晚宴上,小愛德華滿麵春風。他對司空說:“你們辛苦了,談判是一件最累人的事。隻要聯合國批準這份協議,我是不會讓你們白忙這一場的。”

3

月娥從月球回來之後一直閑居在爺爺家。說是閑居其實也並不清閑,她時時關注著地月局勢的變化,關心著在地月間微波輸能工程的前途,關心著人類開發月球的事業會不會被小愛德華、科弗代爾那樣的人所斷送。這一天她起床後在院子裏活動,聽到從遠處傳來一陣陣鑼鼓聲。她好納悶,今天又不是什麼盛大節日,怎麼會有這傳統的打擊樂聲?她好奇地跑到院外大路旁看個究竟。

歡樂的人群從身邊走過,他們中間既有鑼鼓隊也有管弦樂隊,不斷響著歡樂的但並不協調的聲音。月娥向走過身邊的一位穿著新潮服飾的姑娘問道:“是什麼事讓你們這樣高興?”

這位姑娘並未直接回答月娥,而是不屑一顧的哈哈大笑著對自己身旁的夥伴說:“真是菜鳥,連地月達成都不知道!”

月娥從來沒有受過這樣的冷遇,心裏很不是滋味,雖然她並不懂什麼叫地月達成,可也不想再去問這夥人。她立即回到屋裏打開全息影視機。

年輕英俊的虛擬播音員興奮地說:“經過近一周時間的艱苦談判,北京時間今天淩晨地月之間簽訂了《地月和平協議》,麵臨破裂邊緣的地月關係終於得到圓滿解決。世界各國輿論一片歡呼,中、歐政府分別發表申明完全支持地月和解,俄羅斯給予高度評價,美國政府在原則同意《地月和平協議》的同時指出該協議的不足,日本認為《地月和平協議》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地月矛盾。”

月娥還沒來得及多想就到爺爺臥室裏說:“爺爺,您快來看,地月達成和平協議了!”

楊啟閎轉過身來時月娥才發現他爺爺正在電腦上翻閱電子新聞呢。

楊啟閎說:“我剛剛看到這條新聞,你看,各種看法都有呢!”

月娥站到爺爺身旁,瀏覽著電子新聞說:“有我這種看法的人還不少呢。”

楊啟閎問:“你是什麼看法?”

月娥說:“爺爺,我看月署談判團對月盟的野心過於遷就,讓步讓的也太大了,允許搞這樣的《地月和平協議》不就等於變相讓月盟獨立嗎!”

楊啟閎說:“月署談判代表團確實有些遷就月盟,但這也是萬不得已的。在地月關係已經緊張到劍拔弩張的程度,如果不做些讓步,一旦打起來隻怕是要兩敗俱傷。”

“爺爺,您一向教誨我,要竭盡全力保護人類一百多年來開發月球的成果,可現在這個成果眼看就要丟了,您還說遷就月盟也是萬不得已的。這種做法肯定會傷害當年的月球開發者的感情,這樣下去早晚有一天會把月球丟掉的。”月娥激動地說。

“月娥啊,要是說當年開發者的感情,我對月球就最有感情。可是我們不能光憑感情辦事,我們要從地月長遠關係這個大局出發,接受和平協議才對。”楊啟閎耐心解釋道。

月娥琢磨著爺爺的話,沒再說什麼。

“不過,小愛德華這個人城府很深,他的內心活動很難看透,這也是我們要注意提防的。吳毅剛和這樣一些人進行談判已經是很不容易,特別是他在談判中還發揮了重大的作用,這就更不容易了。”楊啟閎說。

“我聽說吳毅剛自告奮勇地參加斡旋,這次談判又發揮了很大作用,確實讓人敬佩。”月娥由衷地說。

“你能有這個認識那就好。我說月娥啊,你也別再固執,是到了重新考慮自己的感情生活的時候了。依我看,吳毅剛這小夥子還真是不錯,她應該是你的最合適人選,你可別再錯過機會呀。”楊啟閎語重心長地說。

“爺爺,今天我們先不談這個好嗎?感情生活的事以後我會考慮的。”月娥說。

“好好,我也和你妥協一次,不談就不談。那就讓你幫我發一封網絡信件給國際太空部隊司令部,提醒他們做好準備,以防小愛德華的不測。”楊啟閎又說。

月娥笑道:“好,我這就來發。”

4

小野走進小愛德華的辦公室,說:“主席,我有重要情況向您報告!”

小愛德華抬起頭來注視著小野,小野這才接著說:“據可靠情報,月署談判團中的吳毅剛,就是發明思維炸彈的領軍人物。如果讓他這樣輕輕鬆鬆回去,日後對我們可是非常不利呀!”

小愛德華先是一愣,然後問道:“你的意思是……”

小野低聲說:“把他扣下來,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呀。”

小愛德華又問:“你打算……”

小野洋洋自得地說:“據我所知,吳毅剛出生在月球,年幼時隨父母回到地球,年輕時得了思月症,一直很痛苦。我們已掌握治療思月症的方法,如果邀請他留下來治病,這對他還是很有吸引力的,況且他們的談判團長也不便阻攔。隻要他們談判團一離開月球,吳毅剛就落在了我們手裏。”

小愛德華斟酌了好一陣道:“我打算親自出麵邀請吳毅剛留下來,為他治療思月症。”

小野有受寵若驚之感:“那太好了,我們一定能成功。”

小愛德華的神情嚴肅起來:“不過這事你就不要再過問了。”

小野連連點頭:“我明白,我明白。”

過一天,小愛德華果然向吳毅剛發出邀請,表示願意安排月球上最好的醫生為他治愈思月症,希望他能留下來接受治療,治愈後將負責安排航班送他回地球。

“這不可能!”易卜拉欣聽到這個消息後警覺地說,“小愛德華詭計多端,我們千萬不要上當。”

易卜拉欣是隨司空團長和沃依洛維奇一同到設在阿姆斯特朗城的月署駐月辦事處,來看望高級專員和駐月辦事處全體工作人員的,此時他們正在高級專員的寬大的辦公室裏。

司空滿臉疑慮地問高級專員:“你的看法呢?”

高級專員沉思片刻後說:“從小愛德華的言論記錄來看,他在月球居民中口碑尚好,在這方麵我的助理掌握的信息更多,就請他來分析一下。”

冷江淩雲沒多想就滔滔不絕地說起來:“據我掌握的信息來看,他是一個非常注意個人聲譽的人,隻要是他自己直接發表的談話,還沒有出現過失言的情況。特別這次是他親自出麵邀請,要知道他是很少出麵邀請別人的,這就更增加了它的可信度。況且目前月球確實掌握了地球還沒有掌握的治療思月症的技術。依我看,這不像是一個陰謀。”

高級專員是月署派駐月球的常駐代表,專門和月盟打交道,而冷江淩雲又是專管收集分析月盟信息的,他們的看法自然對司馬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這使她的疑慮消除了一大半。她說:“專員和助理分析得很有道理,我看可以讓吳博士留下治病,我們也應該關心吳博士的身體健康,這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