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相知而相惜,因為相惜而感恩,一心向家的人,一心盼著家人的人,這原本就是一趟溫暖的旅程,無論多麼不容易,此時,所有人心中隻有一個念頭:回家。
每次想起回家這個詞,腦海中總有許多溫馨的回憶。
去年春節前夕,因為去南方參加一個供貨會,返程時,已是春運高峰了。那天,車上很擠,好在我有座位,相對於那些站著的旅客來說,要輕鬆了許多。
午夜時候,火車在一個小站停了下來。車門打開,車下的人蜂擁而上,更有甚者,竟直接從車窗爬了進來。
最後,我看到一位拄著拐杖的中年人,拎著大包小包,焦急地看著車上的人,就是擠不上來。這時,不知道是誰喊了一聲:“大家再擠擠,讓他上來吧!都是回家過年的,都不容易。”沒有人說話,但所有的人還是盡可能地挪動腳步,多騰出點地方。那位中年人連聲道謝,車門口的人也趕緊幫忙扶他,接包裹……
我忽然想起了1998年的那次回家。
那天傍晚時分,我們乘坐的大巴在一個村莊附近拋了錨。看看天色將晚,車外的鵝毛大雪卻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司機不停地打電話與一個相熟的修理廠聯係,可人家維修人員第二天才能有空。這時,不僅乘客,連司機也急得不行。
隨著車廂裏溫度不斷降低,人們也漸漸地感到了寒冷的威脅。有人開始站起身跺腳,更有人開始罵娘了。正當大家不知所措時,一束手電光由遠至近……走過來一位老漢。他問,怎麼了?車子拋錨了嗎?
司機說,是啊,這倒黴的天氣!
我兒子說今天要回來的,我也在等他呢。老漢說。這裏挺冷的,要不,大家到我家裏坐坐?
那天晚上,我們一車人擠滿了老人的屋子。為了取暖,老人還特意在客廳的中央升起一個大火爐。我們圍坐在火爐前,一邊烤火,一邊吃著老人為我們準備的熱氣騰騰的饅頭,心裏頓時產生一種暖暖的感覺。
本來,大家彼此在車上都不說話,而此時,在老漢的家裏,原本不相識的人竟都談得很開心。說家鄉的事,說家裏的娃……
第二天,大家要給老漢錢,老漢就是不收。他說,出門在外,誰沒有一個難處?我兒子昨天打來電話來說,他們的車也在路上堵著呢……
因為相知而相惜,因為相惜而感恩,一心向家的人,一心盼著家人的人,這原本就是一趟溫暖的旅程,無論多麼不容易,此時,所有人心中隻有一個念頭:回家。
正如一首歌唱的那樣:回家,破了洞的睡衣裏麵,讓心有段自由的旅程;回家,卸了妝的麵孔背後,是我夢中細細的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