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是否意外
正文:
祭台之上,香案之上,生著稀碎的灰煙。臨安提起龍袍,一步一步的榻上祭台,流蘇跟在臨安的身後,三位皇妃則是尾隨其後。
百官在祭台下叩首,祭天大典,正式開始。欽天監開始宣讀祭文,繁瑣的祭文,莫說是百官妃嬪,就連臨安自己,也是聽得糊塗。但這個儀式,卻必不可少,整個過程,也必須莊重嚴肅。
臨安結果祭祀官手中的三根香燭,屈膝跪在蒲團上,按照之前背誦好的祭文,輕聲的朗誦出來。流蘇是女眷則不與皇上同時祭拜,而是同聽寒等其他妃子,並肩站在一邊。
看著站在自己身邊的聽寒,衣著簡單,卻又不失華貴,站在自己身邊,整個氣場也瞬間不一樣了。借著這個祭拜的空閑,流蘇心中開始湧動.......隨即從發髻上悄悄的抽出一根簪子,緩緩的放進自己的袖子之間......
終於,臨安睜開眼睛,這繁瑣的祭文在這關鍵的時刻,越是緊張,卻越是背的流暢,倒是一個字都沒有錯。
臨安起身,百官朝拜。然後是和碩公主,也是臨安現在唯一的子嗣單獨祭拜。隨之,便是六宮妃嬪的祭拜。再次並無位分之分別,隻是四位女眷要跪成一排,來完成這最後的祭祀儀式。
流蘇,聽寒,誼妃,皇貴妃,紛紛依次跪下,女眷不用禱讀祭文,隻需各自手指香火,叩拜三次便可。
流蘇接過香火,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片刻之後,四位皇妃依次起身,可萬萬沒有想到,就在這時。一聲清晰的衣服碎裂聲,在祭祀大殿之內響起。隨之而來的,是聽寒惶恐的拉住自己的衣衫,手足無措的看向站在一邊的臨安。
殿下頓時一片喧囂。臨安瞪著眼睛,看著麵前衣衫脫落的聽寒,似雪香肩已經隱約露了出來。而這祭祀大殿四周,卻沒有一點可以遮擋之物。聽寒隻得來不及驚呼,就瞬間拉緊衣衫,臉上燒的滾燙的站在一邊。
流蘇事不關己的一般站在一旁。怎麼會這樣?臨安在瞬間反應過來,而下一刻,卻已經做出了令大家都難以置信的動作,那就是臨安直接脫下自己的龍袍,大步上前披在聽寒的肩上。
聽寒愣在原地,眼中紅紅的抬頭看向臨安,臨安什麼也沒說,隻是提聽寒拉緊了衣領,微笑說道:“沒事。”
臨安有意無意的將聽寒護在身後,眾大臣難免一陣非議,而流蘇見聽寒出醜不成,反倒更加讓淳於聽寒在文武百官麵前,證明了她在皇上麵前的地位,笑意頓時減少。
“今日一事,此乃意外,朕認為,後宮乃朕之顏麵,想必眾愛卿,也不想讓朕臉上無光,這件事,權當沒發生過,祭天大典現已結束,隨朕回宮。”臨安站在祭台之上,語氣輕緩的說道。
隻不過台下的大家,也都知道皇上的言外之意,就是讓大家閉好嘴,今日貴妃娘娘的插曲,大家都會當做沒看見,自然也不會有人借此來拿捏淳貴妃大不敬的罪名,可見這淳貴妃在皇上心中的位置,非同小可,就連龍袍此刻,也是披在了這女人的身上。
流蘇站在一邊,身子有些僵硬,但卻不得不將手中的發簪,慢慢的縮回袖子裏。剛剛借著站在一排的時機,挑斷了她的扣子,早知道會是這樣,真後悔沒有將她所有的扣子都挑開!
因為聽寒現在的衣衫不整,原本計劃從長街回宮的隊伍,改變了路線,抄著小路盡快回宮。誼妃走在後麵,替聽寒牽著快要掉下去的衣裳,擋在她身後,臨安牽著聽寒,一點點的走在前麵。
就連和碩公主也是在皇貴妃的懷中小聲的說道:“淳娘娘小心點!”聽寒勉強一笑,慢慢的向著鳳輦之處走著。而走在隊伍後麵的文武百官,心中別捏,卻是一句話不敢多說。
好容易回到宮中,眾妃嬪們都按照時間,在宣武門前候著,哪知蘇公公卻來通報,說皇上已經從另一宮門回宮,讓妃子們都回宮去歇著,不必給皇上請安。
眾妃都覺得很是奇怪,這皇上早上說的好好的,怎麼晚上卻不從宣武門回來,而是走了神武門。
不少的妃子派宮人去打聽,卻聽說皇上一回來,就去了皇後宮中,對於在太廟的事,眾妃一無所知,隻是從這一舉動來看,皇上當真是寵極了這位流蘇。後宮一大攤的嫉妒心,開始從鴻台殿蔓延開來.......
聽寒回到雲光殿,離鳶和小德子都下了一跳,穿著龍袍的淳貴妃,讓離鳶險些認不出來,或者說,是不敢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