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的雙親對孩子們要求極嚴,規定孩子們生活要有規律,注意整齊清潔,等等。這種嚴格要求有時也遭到少年海明威的反抗,有些抵製行動非常可笑。有一次,父母告誡他不要挑食,可不管父母如何誘導甚至加上耳光,他就是不吃蔬菜,結果自討苦吃,造成便秘,一連9天大便不通。
1915年發生了一樁重要事件,這件事對海明威影響極大,後來他把這件事寫入小說《最後一個樂園》中。16歲的海明威打下一隻藍色蒼鷺,這是一種嚴禁捕殺的珍禽。海明威把它藏到襯衫下,帶到船上藏好,但還是被巡查員發現了。巡查員來了解蒼鷺事件,並揚言要逮捕海明威。海明威開始躲在林子中,後來向叔父喬治求救。喬治不幫忙,他要海明威去投案自首,認罪罰款。也就是這位鐵石心腸的叔叔,在1928年海明威父親自殺之前,拒絕借錢給他父親。在海明威的小說《印第安營地》中,喬治被描繪成喪失同情心的人;在另一篇小說《三次射擊》中,父親在叔父喬治的調唆下,指責兒子怯懦。
海明威無視橡樹園的禁酒法令,他和幾個好友經常聚會飲酒。17歲的海明威常誇口說:“海明威,酒滿杯。”當然,他決不敢在家公然喝酒,並想方設法隱瞞他飲酒作樂的情況。
海明威從那所循規蹈矩的橡樹園中學畢業多年後,他的一個老師還評論說:“在基督教和清教徒哺育下長大的孩子,竟會對惡棍和下等社會知道得那麼清楚,描寫得那麼生動,這使我本人和別的許多橡樹園人都覺得奇怪。”一個鄰居也說:“歐內斯特居然能寫出那種書,實在叫橡樹園的人大惑不解,驚訝不已。”誠然,以橡樹園的傳統道德來衡量,海明威的言行無疑已離經叛道,是一個桀驁不馴的少年。
如果根據海明威的叛逆性格就認定他是個壞小子,或從小表現就不好,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在學校的年鑒上記載著:“還沒有人比海明威更聰明。”海明威的各門功課都很優秀,他在體育運動方麵的技能更是出類拔萃,可以說在橡樹園中學體壇上,海明威的知名度有時超過了一些體育明星。
海明威的一個同學回憶說:“海明威長得英俊,謙恭有禮,注重友誼,他既重視公理會教堂著名的威廉·巴頓博士的布道活動,也對沃林頓劇院上演的戲劇感興趣……”在學校裏,多才多藝的海明威也嚐試過演劇。在《好!布魯梅爾》一劇中,海明威戴上假發,扮演劇中男主角,即使在舞台上也不失幽默,他語帶雙關地開玩笑說:“海明威站在舞台上,暈頭轉向,隻好隨心所欲地表演,雖然他已盡其演劇的才華,但還是把劇演砸了,使他的班級在演劇競賽中名落孫山。但對他個人而言,也算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扮演高貴的角色了。”
1917年2月3日,橡樹園地方報《橡樹葉》報道了海明威見難赴義的事跡。那天海明威去餐廳用餐,廳內的升降機突然發生故障,當時餐廳的3個女服務員正乘升降機送菜,出現故障後非常危險。海明威立即跳過去,抓住纜鏈,一個人赤手空拳地吊住滑輪,直到另外4個男同學一起跑過來幫忙,才將女服務員救下。這件事表現了海明威敢作敢為、有正義感的性格。
總而言之,海明威的叛逆行為隻是相對家鄉清教徒的戒律清規而言,拋開這點,海明威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少年。
海明威從小就博覽群書。他那種什麼書都讀、什麼時候都讀書的情形明顯超過了他的同齡人。每天晚上,保姆收拾好他的房間,整理好所有的書,並安排他睡覺,每次海明威都甜甜地和她道晚安。第二天早上,保姆打掃房間,總會發現床墊下、枕套裏,到處塞滿了書。
海明威上學以後,書讀得更多。這時他已開始有選擇、有目的地讀文學大師們的作品。海明威晚年曾給青年作家開了張推薦書目,他列舉了以下一些書:
《羊脂球》、《戴家樓》——莫泊桑
《紅與黑》——司湯達
《惡之花》——波特萊爾
《包法利夫人》——福樓拜
《追憶逝水年華》——普魯斯特
《布登勃洛克一家》——托馬斯·曼
《塔拉斯·布爾巴》——果戈理
《卡拉瑪卓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
《安娜·卡列尼娜》、《戰爭與和平》——托爾斯泰
《哈克貝利·費思》——馬克·吐溫
《白鯨》——麥爾維爾
《紅字》——霍桑
《紅色英勇勳章》——斯蒂芬·克萊恩
《德·莫甫夫人》——亨利·詹姆斯
上麵的作家中,他最推崇的是托爾斯泰,另一個是莎士比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