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的縮影圖說航空史精彩瞬間(九)
航空畫廊
作者:桂誌仁
直升機的曆史
二十世紀初,人們在航空領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氣球、飛艇及剛剛發明的飛機,很快就在社會發展中扮演各種角色,可是飛行器能否直接拔地而起呢?這個想法促使人們發明了直升機。
“直升機”這個單詞是從希臘語“螺旋”和“機翼”兩個單詞中演變而來的。其實兩千多年前,人們就開始向往能夠飛翔,並且可以從地麵騰空而起。在中國古代,民間就有稱為“竹蜻蜓”的兒童玩具①,其原理就如同現在的直升機一樣。晉朝的書中記載了關於竹蜻蜓的描述,並稱之為“飛車”,體現了通過旋轉的螺旋型槳片產生升力,從而可以實現垂直起飛的原理。
到了十八世紀,竹蜻蜓傳入歐洲,當時的人們稱之為“中國陀螺”。
早在1483年,意大利的達·芬奇也首次提出了旋翼機的原理,並繪製了模型設計圖②。這是國際上公認的人類最早的航空設計圖。其後,人們在直升機領域做了很多嚐試,但是由於動力方麵的問題,一直沒能成功。人們曾經先後選用發條、弓、橡皮筋、蒸汽機、電動、火藥、人力等都不曾成功,直到1876年,德國人奧托③發明了內燃機。
1907年11月13日,法國的直升機設計師保羅·科爾尼④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架雙旋翼縱列式氣動布局的直升機⑤,並進行試飛。雖然僅離地30厘米、留空20秒,但這是直升機發展的重要轉折點,標誌了直升機的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從此,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開始研製新的直升機。
俄國人尤裏耶夫在1911年試製的直升機⑥,外形已經類似現代直升機。丹麥工程師、世界上第一台星形發動機的設計者艾勒·海默爾也設計了一架直升機⑦,並在1912年底進行了試飛。德國人佩德羅奇·馮·卡曼設計的直升機曾多次進行試飛⑧。西班牙人西埃瓦設計的旋翼直升機⑨較好地解決了飛行平衡和操縱問題,為直升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法國工程師歐梅辰設計的直升機⑩於1921年1月15日完成。1922年11月,經過改進的該機創造了第一個正式記載的直升機飛行紀錄。世界上第一架真正實用的直升機,是德國工程師海因裏希·福克設計的FW-61雙旋翼橫列式單座直升機 ,該機在1936年6月26日實現了首飛。後來福克又設計製造了多款直升機,推動了世界直升機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