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弟要做什麼準備?有老哥能幫忙的盡管開口。”趙司馬說道。
“那小弟就不客氣了。一是,請老哥幫我湊些兵馬,我知道朝廷有規矩,所以人數就盡力而為吧。二是,幫我趕製一批木板,我會給出樣式,將來有大用!”姬原沉聲說道。
“這兵馬上,朝廷規矩老弟也知道,無調令不得擅動一兵一卒。不過我可以按照護送的名義給你兩什人馬,如何?”趙司馬詢問地看向姬原。
姬原先沒答話,而是從懷中取出天鵬令牌,然後才說道:“二十人有些少,我有這個牌子,給我一個隊,應該不是問題。”
看到天鵬令牌,趙司馬猶豫盡去,點頭應道:“如此的話,的確不是問題。至於木板,那個好說,就是不知要多少?”
姬原比了個四的手勢,“按照我的要求,準備四千塊即可,然後安排軍需官運往前線,當然我會帶令牌和老哥你一起去安排這些事。”
“好,這樣就沒太大問題了。”趙司馬爽快地說道。
隨後的一天裏,趙司馬很高效地將人手和木板湊齊,姬原則立馬帶著騎兵隊伍載著木板朝前線趕去。
從涿郡到廣陽郡,再從廣陽郡到北平郡,姬原向東一路趕來,邊走邊與當地的守軍交流情報,校正自己的路線。
由於姬原已經升為司馬,統兵上限擴充到一個部,也就是一千人。因而姬原一路又故技重施,東借些兵馬,西湊些兵馬,硬是將部隊擴充到了二百人,而且都是騎兵。
別小看這二百騎兵,這也就是姬原人緣極好加上他是燕鎮國的義子還拿著天鵬令,否則想都別想。
姬原要這些兵馬也是有自己的目地的。
一方麵,原本一千塊木板需要一騎載二十塊,很是累贅,但最後減少到了一騎載五塊木板,大大減輕了負重,提高了行軍速度。
另一方麵,自己如果想在大戰中有所作為,麾下就要有兵。現在戰事吃緊,與其等別人給自己調兵,倒不如先自己搜羅個班底。
就在姬原做準備和趕路的這段時間裏,燕靖連勝東鮮卑數陣,憑借著強大的統帥力成功壓製了段氏和宇文氏的攻勢,穩定了東邊漁陽郡和北平郡的防線,從而可以騰出手向西邊的遼西郡解圍。
此前,燕靖在得知西線嚴猛部被圍困後,並沒有急著發兵救援。燕靖縱橫沙場三十餘載,那是打老仗的人,經驗極其豐富。根據戰報,遊擊將軍嚴猛對陣鮮卑慕容部,連敗了兩陣,最後不得不收縮到柳城和賓徒二城,利用城池進行防禦。
雖說鮮卑勢大是一個客觀情況,但是能將自己的老部下嚴猛連番擊敗,最終不得不據城防禦,這說明慕容部統兵的首領很不簡單。燕靖仔細地盤算了一番局勢,認為敵方是想圍點打援無疑了,遼西郡是連通遼東與河北的走廊,絕不容有失,看來不妥善籌劃一番恐怕是不足以破局了。
燕靖很快便有了決斷,在與麾下諸將商議一番後,燕靖決定先聚合其餘力量壓製住鮮卑的西路軍和中路軍,穩住防線後再出兵解遼西之圍。
而就在燕靖發兵北上的前夕,姬原剛好趕到了北上大軍的集結地——孤竹城。
箭在弦上,一觸即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