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怎樣進行對比選購(1 / 1)

如果你不想在現有的基礎上再多花錢來提高你的衣服檔次,那麼,就得學會對比選購。“對比選購”是我發明的一個術語和一種方法。它隻是指將最昂貴商店裏的衣服同稍便宜一點商店裏的衣服進行比較,然後在你的出錢範圍內,買下接近最昂貴商店裏的那些衣服。這種方法是很奏效的。

正確地進行比較購衣,就得遵守一套嚴格的步驟。

(1)確定你準備買的衣服的用途。如“我要上班穿的衣服”。

(2)列出適合你穿著去上班的衣服(本書的另外一些章節會幫助你列一個實用的表格)。這套衣服可能是深顏色的。

(3)到你所能找到的最好的商店去,看一看你要挑選的三種最佳色——大概是藍色、灰色和棕色。要看仔細,同時也要看擺在這些衣服邊上的附帶裝飾物,特別注意這些衣服的價錢、衣料的質感和手感、式樣、做工細節、扣子、長度、風格,不過最重要的是顏色的深淺(各種深淺的藍色、灰色和棕色在豪華商店裏都能找到,可是,在你的價格範圍內就可能沒有,若是這樣的話,就不能把這套服飾看成是適當的選擇對象)。

(4)離開這家最昂貴的商店,到城裏最便宜的商店去。在便宜的商店裏非常仔細地觀察,設法找出和你剛才所研究的價錢昂貴的衣服相似的衣服來。如果這兩家店之間的路程不超過25分鍾或30分鍾,那就更好。因為很多人對顏色的記憶最多不超過半小時,然後便記不住。顯然,你不可能找到一模一樣的衣服,但是,可以肯定,你總會發現一些很相近的衣服。

(5)回到城裏那家最昂貴的商店再觀察,特別注意你在便宜商店裏發現的和它們相近的那幾套衣服。

(6)再到你認為價格合適的商店去,看準哪一套衣服最接近昂貴商店裏的那一套,把它買下來。

這樣幾年下來,你就可以隻到高價商店去一次,便能買到合適的衣服,不必花大把大把的錢,同樣能使你顯得富裕而有成就。

有這樣一個對比選購的例子:有一位年輕女律師,她要一套藍色的、或灰色、或者是棕色的衣服。藍色為第一選擇對象,其次是灰色,再次為棕色。

她先去了城裏一家最高檔的商店,查看了這三種顏色的衣服。結果她發現她要找的這三種顏色的衣服全部都是毛織品,而且做工精細,看起來柔軟奢華。於是,她便到城裏一家最便宜的商店,在這家店裏她發現了一套很接近的藍色裝,但灰色裝不那麼象,沒有顯出很富麗的樣子,而那套棕色裝就更糟糕了,因此,她立刻排除了那套棕色的服飾。

接著,她又回到了城裏那家最高檔的商店,仔細觀察了藍色和灰色那兩套服飾。

最後,她去了一家中檔商店,找到了兩套在顏色上同高檔商店裏的那兩套幾乎完全一樣的藍色和灰色服裝,而且衣料便宜。在這兩套服飾中她又進一步比較,發現那套灰色的衣服似乎仍然保留著奢華的成分。因此,在中檔價格中,她最後選擇了那套灰色的服飾。

如果女士們隻讀包括對比選購在內的前麵幾個章節,而對其他部分則完全不加注意的話,那麼,這本書,至少還是值目前的出售價的。

我教了上千名婦女進行對比選購,她們中大多數人很喜歡這種方法,把它看成是一項運動。當然,也有不喜歡的。在本書脫稿之前,我們調查了1312名婦女,其中1307名說她們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

這些人當中,約有20%是那些有錢、有勢、有地位人家的千金小姐。甚至她們也學到了以前一直被忽略了的某些反映在衣服上的微妙竅門,因為,多少年來,她們隻注意高檔服飾。她們隻知道要尋找的東西,但卻不知道要避免什麼。所以,我建議,每一個婦女最好把對比選購當成一項固定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