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用一朵花開的時間讀書(1 / 2)

用一朵花開的時間讀書

藝術·生活

作者:邵馨墨

夜涼如水,我喜歡在寫完作業後讀書,跟著書中的節奏,想像著一叢叢長滿花蕾的花枝,它每天開出一朵雪白的花,沿著那些花朵往上攀援,會走上生命中精神家園的階梯。不知該怎樣形容這樣的唯美意向,隻是覺得一本本經典的書籍,都如這指尖的藤,繞滿生命的綠意。我始終用仰望一朵花的姿態,用一朵花開的時間虔誠地讀書。我的心是一朵千瓣蓮花,思考著生命的意義。

此間曾有我,年少終有夢。流光易逝,仿佛在轉身之間,高中兩年的幾百個日子就打馬而過了。想著我曾讀過的珠璣文字,有深沉、有激揚、有明媚、有憂傷、有深邃、有睿智……無論怎樣的情懷,讓我在那些晦澀的日子撥雲見日,讓我在櫛風沐雨之後收獲清明的大同世界。或許隻有在沉浸於文字之時,我才能真的做到心不為行役。

有人說,這世上有兩樣東西是別人搶不走的:一是藏在心中的夢想,二是讀進大腦的書。讓一個人持續優秀的唯一途徑就是讀書。多讀書、讀好書、持續不斷地讀書,會讓你脫穎而出。讀書是非常有益的。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高爾基說道:“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列夫·托爾斯泰說過:“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書籍在你寂寞時陪伴著你,在失敗時給你鼓勵,在傷心時給予你安慰。書籍,是一個永遠不會拋棄、背叛你的朋友。

讀書,當然必須勤奮。作為中國曆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曾國藩,小時候的天賦卻並不高。有一天晚上,夜深人靜之時,萬籟俱寂,少年曾國藩在家讀書,對一篇文章重複朗讀很多遍了,還是背不下來。背不下來不能睡覺,他隻好一直誦讀此文。這時候,家裏來了一個小偷,潛伏在屋簷下,希望等讀書人睡覺之後撈點好處。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見曾國藩去睡覺,隻聽他還是翻來覆去地讀那篇文章。賊人大怒,實在忍不住了,跳出來大聲說:“這種水平讀什麼書?”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曾國藩目瞪口呆:隻見那賊人將那文章很流暢地背誦了一遍,然後輕蔑地看了曾國藩一眼,揚長而去。

這件事對曾國藩觸動很深。這個小偷是很聰明,至少其天賦要比曾國藩高許多,但是他卻荒廢了天賦,淪落為“梁上君子”;而曾國藩從此知恥而後勇,刻苦治學,奮發圖強,通過後天的不懈努力,終於成為封建社會中罕有的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奇才。

朱熹《訓學齋規》雲:“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說,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道,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說,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於謙道,發奮識遍天下字,立誌讀盡人間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