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瓊漿玉液——傳說美妙的卦山神泉(1 / 1)

卦山共有三泉:龍泉(又稱龍池泉)、漿水泉、靈泉(又稱石髓、漱石寒泉)。漿水泉位置在卦山書院南側山崖下;龍泉在天寧寺中院西北角,即千手觀音殿西側;靈泉在石佛堂西側山崖下(清康熙四十八年《交城縣誌·地理》:“靈泉:在石佛堂西岩下石坎中,有本府李環洲詩。”)。漿水泉水量較大,龍泉次之,二泉冬不結冰,終年長流。靈泉海拔最高,為間歇泉。關於這三眼泉水,古來傳說很多,鄉間百姓認為是“瓊漿玉液”“神水”,飲來甘洌爽口,登山者均以飲用為快。五月端午廟會時,老年人大多要兒孫們喝上一口,說是“一年不會肚疼”。

龍泉傳說池泉中有四龍:東有青龍,南有赤龍,西有白龍,北有黑龍。雨前,四龍爭鬥,可“聽到池泉中隆隆作響”。又白龍為河神,雨後應由白龍值宿,以免河水泛濫。明隆慶年間交城縣教諭穀嘉謀(字槐庵,北直晉州人)有“亭崗鬆柏飛鳴鳳,神井風雷起臥龍”詩句,其後一句即指龍泉。

清乾隆間董柴(字也愚,山西介休縣人)遊卦山,有《龍池泉》《石髓》六句律二首詠泉詩:

龍池泉

石竇泄方池,

聲清如語築。

石窟殊難窮,

幽深隱隈隩(wēiyù)。

山中雲雨收,

應來白龍宿。

石髓

滴瀝響空山,

石壁見寒溜。

清冷滌塵煩,

襟懷頓非舊。

莫言一勺多,

時足供枕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