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同治重寶——同治六年,奏準寶泉局鼓鑄當十大錢,每文改為三錢二分,用同治重寶字樣。(同上)
11.光緒重寶——光緒元年,奏準戶工兩局鼓鑄當十大錢,用光緒重寶字樣。(同上)
(2)銅元——光緒二十五年以後,銅元興與製錢相輔而行,至二十七年,鑄出銅元約四十五萬之多。三十一年戶部奏定銅幣四種而通行者,僅十文、二十文兩種。(李泰棻《中國史綱要·清代之文明》)
(3)銀元
1.本國銀元——光緒十三年,廣東試造銀元,而鑄光緒元寶四字,是為中國仿造銀元之始。宣統三年,又鑄大清銀幣。至今仍通行市麵。(同上)
2.外國銀元——有“鷹銀”,即墨西哥銀幣,“本洋”,即西班牙銀幣,“站人洋”,即香港銀幣。而“美國洋”、“印度洋”通行沿海諸地,不久即廢。(同上)
b鈔——清初因鑒於明時之弊,不用鈔法,而一任商人自家發行,然不久即有失其信用者。又因與外國通商,各國紙幣,亦至流通,至德宗末年,始發大清銀行紙幣。(同上)
c銀行
(1)本國銀行
1.中國銀行——光緒二十二年,盛宣懷奏請先於京都、上海設立中國銀行,奉旨興辦。(《光緒政要》)
2.中國通商銀行——創始於光緒二十四年,為盛宣懷等發起,具普通商業銀行性質。(《民元世界年鑒·經濟類》)
3.戶部銀行——光緒三十一年,在京師,天津,上海等處先行開設,是為戶部銀行。(《中國泉幣沿革》)
4.交通銀行——光緒三十三年設立。(《光緒政要》)
(2)外國銀行——外國銀行,計有十三家,曰:麥加利銀行,曰:花旗銀行,曰:英國寶信銀行,曰:彙豐銀行,曰:中華彙理銀行,曰:義豐銀行,曰:德華銀行,曰:華比銀行,曰:東方彙理銀行,曰:有利銀行,曰:荷蘭銀行,曰:華俄道勝銀行,曰:橫濱正金銀行。(《世界年鑒》)
C產業
a農產
(1)米——蘇浙皖贛為產米最富之區,兩湖川閩粵省,約產二萬七千萬石,魚豫約產八千萬石,黔滇兩省約產三千七百餘萬石,合餘省計之,大約不小十二萬五千萬石。(李泰棻《中國史綱要·清代文明之大概》)
(2)麥——麥為北方重要農產品,產額亦巨,惟無精確統計。(同上)
(3)豆類——黃河流域及東三省等處,產額頗富,用途甚多,行銷極廣。(同上)
(4)茶——南部諸省,無不產茶,對外貿易極盛,世界茶市,為我獨占。光緒十二年,調查各國需茶五萬萬斤。而我國之茶占全數五分之三。(同上)
(5)絲棉——絲富於江南,而棉則多產於江北,二者皆為大宗出口貨物。(同上)
b工業
(1)第一期——由同治元年,至光緒七年,凡二十年,多設立軍械廠也,如同治四年曾國藩設江南造船廠,五年左宗棠設福建船政局,六年李鴻章設江南製造局,光緒三年丁寶楨設四川兵工廠等是也。(同上)
(2)第二期——由光緒八年至甲午戰爭,此期提倡實業。若光緒八年李鴻章奏請在上海試辦機器織布局,十六年始成立。又左宗棠在甘肅創辦機器織呢廠,張之洞在武昌創辦織布紡紗,製麻,繅絲局,而李鴻章所辦之招商局,北洋電報,尤為重要。(同上)
(3)第三期——自甲午戰後,各國在我國紛紛設立工廠,如日之東華司,英之怡和,老公茂,鴻源,德之瑞記。而張之洞在鄂設立工業學堂,此外張謇所辦之大生紗廠,夏粹芳所辦之商務印書館,亦始於此期。(同上)
(4)第四期——由光緒二十九年至宣統三年,為中國政府獎勵工業最力時代,如袁世凱在天津設工藝總局,商部在京師設勸工陳列所,及奏請設各省高等實業學堂。宣統二年,端方在南京舉行南洋勸業會,為六十年內僅見之盛舉。(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