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古韻橫生的樹塔樓壁(3 / 3)

村裏民居建築,有名氣的宅院很多,除已開放的高家崖、紅門堡、崇寧堡建築群外,還有拱秀巷的宜安院,鍾靈巷的懷永圖院落群,拱秀巷的兩益院,和義堡的中山堂、王氏院,道左溝的鐵裹門院,裏仁巷的宋氏院、王家院,孫家溝的孫家院、鄭家院,小孫家溝的牛氏院,朝陽堡的東王院,牌坊底的東西院,建築宏偉,精致、考究,代表了明清時代民居建築的成就、風格和特色。

靜升村民居文化源遠流長,它代表著中國北方黃土高原民居文化,繼承了古老的窯洞式建築特色,它和北京的四合院、客家的土樓、傣家的竹樓、草原的蒙古包一樣,成為中國民居中一道道靚麗的風景。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越來越顯示出建築的文化價值。任何民居都包含著千百年來人們對地理環境的適應,生活習俗的展觀,宗教信仰的理念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等豐富的文化內涵。

民居風格的形成,因地理環境、時代背景、生活習俗、理想信念等不同,它的風格和形式多姿多彩,如宅院的選址,窯洞房屋的定位,院門屋門的朝向,廳堂廂房的高低搭配,甚至連廁所影壁的配套設施都有著特定的內涵,並且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發展。

影壁

影壁,亦叫午壁、照壁,指堡巷口及宅院大門外或屏內做遮擋用的牆壁。影壁是風水學的產物,整體建築的配套設施。靜升村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影壁很多。有的簡易,有的非常考究,體勢恢宏,用料精良,精雕細刻,裝飾豪華。大型的有文廟前的石浮雕“鯉魚跳龍門”午壁,裏仁巷前的大型素壁,八蠟廟前的磚壁,和義堡、崇寧堡、恒貞堡、後土廟、拱極堡、朝陽堡前都有大型影壁。

影壁形體各異,有獨體的,也有聯體“山”字形的,還有嵌於牆壁中的,有磚雕的,也有石雕的。影壁裝飾表現內容不同,蘊含著影壁文化。

“鯉魚躍龍門”午壁

位於靜升文廟前,它是表裏鏤空青砂石浮雕,粗獷豪放,氣勢磅礴,長10.15米,高6.54米,由24塊青砂石砌築而成,午壁圖案裏外雷同。八鯉激水揚波,一魚捷足先登,龍首昂然躍龍門,魚尾依在激流中,龍門聳立雲海,天穹繁星如燈,龍口噴水如注,群龍起舞力助。

龍門影壁的設計、建築工藝、美術、雕刻堪稱傑作,匠心獨具,技藝高超。它是人們學而優則仕望子成龍理想的體現,是對後代期盼和希望的寄托。它是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藝術珍品。

“獅子滾繡球”影壁

位於視履堡敦厚宅大門前,建於清代嘉慶年間,它是青磚高浮雕建築,內容表現的是“獅子滾繡球”圖案,在天宇大圓中,兩頭雄獅背靠圓壁,放開四蹄,左追右逐,中間碩大繡球,被雙獅前爪抓緊,獅尾猶如狂風勁吹,還有數顆小繡球裝飾點綴,整個畫麵雄風抖擻,飄逸灑脫,極具西方風格。象征活力無限,充滿生氣。

壽山福海影壁

在王家大院天橋左方,橋頭對麵牆壁上嵌有一座影壁,內容是壽山福海,高高尖尖的礁石山矗立於浩淼的汪洋碧波中,山不朽,為壽山,海無限,為福海。

“山”字形連體影壁

在靜升西街鍾靈巷前,新建木牌坊立於街北對麵,中間壁高大,左右配襯小壁,合為一個磚雕整體,中間壁圖案為鬆鶴延年,四角有磚雕動物。整個圖畫寓意為福壽無疆。

在眾多的影壁中,福字壁居多,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邪惡勢力的驅避。

總之,當你走進靜升的每一道深深淺淺的溝巷,領略每一處斑斑駁駁的景觀,你一定會感歲月之滄桑,發思古之幽情。一定會為靜升古村的一塊磚駐足,為一片瓦沉醉。

§§第五章 商賈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