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似乎已經習慣了妥協。出嫁前,向父母妥協;出嫁後,向老公妥協;生育後,向孩子妥協;出來工作,又要向上司妥協。她們習慣了息事寧人的處世態度,以為這樣,就可以換來寧靜。現實往往不是這樣,公道隻存在於那些敢於提出正當訴求的人那裏,因此,職場中的單身女人要挺起腰杆做人,萬萬不能退縮,因為我們隻能依靠自己。
在一個女性麵前,如果有銷售、行政文員這兩個職位供她選擇,她們往往願意幹行政,即使你告訴她們銷售底薪很高,還有提成,未來還能當經理,轉到行政部或項目部是很容易的事,她們仍然不會改變自己的選擇。
她們的選擇順序,正好是與賺錢多少相反的,真是怪事。其實她們的選擇順序是按照工作的壓力順序來選擇的,也就是說,她們寧可找一個壓力小的,穩定的,清閑的工作,即使賺錢少,升值機會小,發展難也沒有關係。究其原因,是因為她們根本沒有事業心,也不會學習。
對於這樣的女人,她們的未來很讓人擔心,因為,將來她們很有可能會遇到麻煩,甚至會過悲慘的後半生。在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了安逸,在最適合學習的時候,選擇了談戀愛,她們當中大多數人的計劃是28歲以前結婚生子,所以打扮、交友是她們生活的全部,即使為此請假,辭職,也絕不吝惜。
對於那些幸運的人,如她們所願的,在28歲時,如期地嫁給了一個有錢的或是有潛力的男人。也許男人事業還做得不錯,不需要她掙錢養家,於是讓她回家做全職主婦,她很聽老公的話,辭職回家了。即使沒有回家歇著,也是心不在焉地上班,直到生孩子。
對於一個沒有事業心的女人,生孩子,幾乎是她們事業的結束。懷孕到生產,喂養孩子半年,一切恢複的時候,想起上班就頭疼:首先,很難再找一份清閑的工作,因為那個時候,找工作首先要考慮可以回家比較早,否則,無法照顧孩子,不放心呀;其次發現要雇人來做家務,一盤算,保姆比自己還貴,結果,給了自己一個借口,為了教育孩子,放棄了出去工作。其實,對事業沒追求,對重新找工作的畏懼才是女人不出去工作的主要原因。
於是,老公擔起了全部的經濟重擔。通過不斷地努力,老公在事業上走向了飛躍,職位和金錢提高了,朋友圈子也越來越大。社會不斷地進步,老公也不斷地進步。而女人還是那個女人,不斷重複著家務——孩子——家務的公式。
漸漸地,孩子上了幼兒園,她一個人;孩子上學了,她還是一個人。偶爾也會和另一個不上班的太太一起逛街,美容,但是發現,自己和社會越來越遠,幾次鼓起勇氣要再次步入社會,都沒有實現。別指望這樣的女人會多麼賢惠,她們慢慢就對料理家務失去了興趣,畢竟是新時代的女性,有哪個會心甘情願地老這麼在家呆著,可是,以前會的都忘得差不多了,怎麼重新開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