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中國向來十分注重鄰裏關係,記得小時候,家裏難得包一次餃子,大人們總要端給左鄰右舍品嚐一下;平時哪家遇到點兒麻煩事,鄰居們會毫不猶豫地站出來幫忙。我們家門口有一棵槐樹,夏天吃過晚飯鄰居都會聚在大樹下乘涼,嘮嘮家常。
然而,不知從何時開始,那種和睦融洽的鄰裏關係被淡化了。尤其是在城市裏,家家戶戶白天為生計奔忙,下班後把防盜門一關,各家過各家的小日子。再加上城市流動人口多,居住的不穩定性,使得鄰居之間的關係急劇日下。人們相“鄰”不相識的情形,在生活中屢見不鮮。
漸漸地,我們已經習慣了這種疏遠的鄰裏關係。但是,最近發生的一件事,徹底改變了我的看法。上個月月中的一天,由於雜誌的膠片等著下印廠,我們幾個同事加班到半夜才回家。我們平時很少加班,偶爾一次加班到深夜,想起回家的路黑黢黢的,心裏還真是打鼓。可是沒辦法,沒人接,隻能自己壯著膽子回家。當時在心裏安慰自己,沒事兒的,自己不會那麼倒黴,可剛走到三樓,就出事兒了。突然有人從後麵摟住我的脖子,並順手將我手中的手機和包搶走,之後將我推倒在地便向樓下跑去。
受到驚嚇的我已經不知所措,隻是本能地大喊一聲“救命!”,便癱坐在地上。當時心裏特別無助,我不知道在這個城市裏,還有誰能來幫我。就在這時,樓梯靠左的門開了,一位男士跑了出來。我虛弱地指著樓下的方向說道:“搶劫。”那位男士了解情況後,便向下追去。這時,門裏又走出了一位女士,看到我受驚嚇的樣子,趕緊把我扶起來,領進自己的家裏。
坐了一會兒,我平靜下來。想起下樓替我抓歹徒的好人,我決定下去看看怎麼樣了。到了樓下,發現那個搶我東西的家夥已經被製服了。原來,聽到吵鬧聲,鄰居們都出來幫忙,幾個年輕力壯的男同誌共同逮住了搶劫的人。大夥商量著把他送到派出所。看到這一幕,我的心裏暖暖的,仿佛又看到了小時候的街坊。
這件事以後,我們樓裏的鄰居突然變得熱絡起來,閑暇時候彼此也開始走動起來。正是在這真誠的交流和溝通中,我們的感情逐漸加深起來,有的時候,我會覺得在這個城市裏又多了很多親戚。
如果你想在危難時刻有個人伸出雙手幫幫你,如果你為家人的安全考慮,那麼請抓住鄰居這棵救命稻草吧,關鍵時刻,他們的作用是無可取代的。
“閨房私語”
第一,新搬到一個地方,首先要拜訪一下新鄰居。
可以帶上一些水果,或是其他一些小禮物,讓對方了解你的心意。當然,這個社會處處充滿了陷阱,對方可能會懷疑你的來意和用心,這個時候要有耐心,多交流,博得鄰居對你的信任。
第二,要多為他人著想。
處理好鄰裏關係的關鍵,就是凡事要先想到他人。比如:當你白天準備放開音量收看電視或聽音樂時,應先想想鄰居是否在家休息;當你家裝修時,囑咐裝修隊員工動作溫柔些,這樣就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糾紛。
第三,切忌自掃門前雪。
自家過日子,總有個缺東少西的時候,沒有萬事不求人的。再說哪家都有自己處理不了的事兒,就得靠大夥兒幫忙,你幫我,我幫你。不能隻想著讓別人幫自己,自己不幫助別人。那樣天長日久,必然會失去人心。當鄰居出現困難時,應該伸出友愛之手,主動幫忙。誰家有人病了,幫忙送到醫院;誰家有衣服放在外麵忘記收了,幫忙收一下;家裏做了好菜,喊鄰居過來分享一下。隻有這樣相處,出現問題時才會有人來幫你。
第四,與鄰居商討危急時刻的互救機製。
也許有的人認為這是多此一舉。然而,事實證明這是防患於未然的最佳辦法。彼此間留個電話,或者約定一個危險時刻的暗號,自然讓你的生活多了一份安全。
§§第二章 獨自在外,不給壞人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