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機關要加強指導、統籌協調,努力構建廉政文化建設的長效機製。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擔負起領導責任,把廉政文化建設納入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和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總體部署,寓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麵,健全領導體製和工作機製,及時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加大經費投入,確保廉政文化建設順利推進;各級宣傳、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等職能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發揮各自優勢,將廉政文化建設融入業務工作,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充分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加強對廉政文化建設的綜合指導和監督檢查,推動廉政文化建設提升到一個新水平;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在廉政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大力支持群眾性廉政文化活動,積極搭建廉政文化活動平台,及時總結來自群眾、生動鮮活的文化創新經驗,推廣大眾廉政文化優秀成果,切實使廉政文化建設植根群眾、依靠群眾、服務群眾。
(二)廉政文化建設要麵向全社會
廉政文化作為一種社會文化,其終極目標是培養民眾廉潔從政的信仰和追求,使廉政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成為社會文明、政治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需要各地區各部門統籌協調、共同推進,也需要全體黨員和廣大群眾廣泛支持、共同參與。僅僅把廉政教育鎖定在黨政幹部身上是不夠的,要將廉潔理念延伸到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夯實反腐倡廉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從而為黨風政風建設和黨員幹部廉潔從政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從國外廉政建設的情況來看,新西蘭、丹麥、芬蘭等國腐敗發案率低,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重視崇廉尚廉社會風尚的培育。
要培育公民廉榮貪恥、誠實守信的道德觀念。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教育為重點,深入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把培育廉潔價值理念與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普及道德知識和道德規範,引導人們加強道德修養,自覺遵守公民基本道德準則。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質,使廉潔、誠信、勤儉、守法等道德觀念成為廣大群眾普遍接受的行為準則,推動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的良好社會風氣。加強國家公職人員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教育,把廉潔知識和誠信要求納入各類職業資格考試內容。廣泛開展行業廉潔教育,加強以公正、誠信、自律、守法為主要內容的行業廉潔文化建設。把廉潔要求寓於市民公約、鄉規民約和行業規範之中,轉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和行為規範教育,提高自律意識和自我約束能力。研究建立廉榮貪恥的道德評價機製和獎懲機製,褒揚和鼓勵廉潔從業行為,抵製和克服違規從業行為。
要注重培育現代公民的權利意識、參與意識、責任意識和監督意識。要在全體人民中進行遵守憲法和法律的教育,普及法律常識,增強民主法製觀念,使人們懂得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懂得與自己工作和生活有關的法律,依法辦事,依法律己,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善於運用法律武器同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要通過多種形式,推動廉政理論和廉潔規範通俗化、大眾化,使反對腐敗、崇尚廉潔的價值理念被廣大群眾認同和接受。要深入宣傳腐敗對黨和國家事業以及社會的危害,在全社會倡導和弘揚不容忍腐敗和抵製腐敗的良好風氣,增強普通群眾對於構建廉潔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引導人民群眾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有序參與反腐倡廉建設,積極鼓勵公民檢舉腐敗行為,提高公民監督意識,打造無處不在的監督力量,逐步形成自覺拒腐、敢於鬥爭的社會風尚。
要把廉政文化創建活動與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積極推動廉政文化建設進社區、家庭、學校、企業和農村,關鍵靠黨的基層組織切實發揮作用。社區組織要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創建活動;婦聯等人民團體要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家庭助廉活動;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共青團組織要把廉潔教育作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培養青少年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企業要積極引導企業廉潔誠信、依法經營;在農村要開展農村廉政文化建設,等等。這一切都需要黨的基層組織去籌劃,去組織、去協調、去實施。當然,這種領導作用,不是代替或包攬行政組織、自治組織和群眾組織的工作,而是在思想政治領導的同時,保證他們積極主動地、獨立負責地、協調一致地工作。
(三)廉政文化建設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我們現在倡導的廉政文化,既不同於封建社會的“清官文化”,也不是簡單地等同於過去的思想教育。我們建設廉政文化,是要建設新時期的社會主義廉政文化。它吸收了我國傳統廉政文化中的廉潔、民本思想等積極因素,建立在社會主義製度基礎上,體現了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要求,以培育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想信念為宗旨,以倡導廉潔奉公、弘揚清風正氣為主要內容,以增強黨的執政能力為目的。廉政文化建設是一項全新課題,我們要順應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形勢,積極探索,大膽實踐,確立廉政文化發展的新視角,樹立廉政文化發展的新理念,形成廉政文化發展的新模式。
要不斷豐富廉政文化的時代內涵。文化作為一種曆史現象,既具有曆史的傳承性,又具有現實的時代性。每一個社會都有與其相適應的文化,每一種文化的起源、演進和發展也都有其自己的軌跡和脈絡。我國是一個有著深厚廉政文化基礎的國家,形成了許多博大精深的“廉說”、“廉論”,對中國政治社會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到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年代,我們黨更是廉政文化的積極倡導者和實踐者,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同誌為核心的黨的三代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反腐倡廉作為共同的政治追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形成了黨的優良傳統,創立、豐富和發展了一係列的廉政理論。要善於做到古為今用,深入挖掘、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包括本地特色的廉政文化,提煉升華曆史上清官廉吏的廉政思想;要善於做到洋為中用,大膽借鑒和吸收人類先進的廉政文化成果,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要繼承發揚我國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形成的優秀廉政文化傳統,深入學習研究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反腐倡廉思想理論和胡錦濤同誌關於反腐倡廉的一係列重要論述,繼承和弘揚為人民服務、“兩個務必”等黨的優良傳統;要根據時代要求、中國國情和反腐倡廉形勢、任務,大力倡導公平、公正、公開、誠信和民主、法治等富有時代特征的新觀念,將“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等富有時代氣息的道德規範融入廉政文化之中,最終形成與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相承接、與時代精神相統一的廉政文化。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注意自覺抵製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中各種腐朽沒落思想的影響,始終堅持廉政文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
要不斷創新廉政文化建設的形式和載體。要創新觀念。要把廉政文化建設與加快經濟和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要樹立“抓廉政就是抓發展,抓發展就是抓廉政”的觀念,著眼於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在發展中抓廉政,抓好廉政促發展。要開展一批形式多樣的廉政文化活動。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把廉政文化建設與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結合起來,與機關、社區、校園、農村、企業文化建設結合起來,與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結合起來,突出廉政文化內涵,強化道德教化功能,引導廣大幹部群眾在參與中自覺增強廉潔意識。要因地製宜建設一批廉政文化陣地。通過挖掘各類曆史文化名勝、旅遊景點中蘊含的廉政資源,加強廉政教育基地的建設、管理和使用,把各類基層廉政文化活動場所建設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係,使之成為弘揚廉政文化的重要場所。要積極推動廉政文化產品創作和傳播。加強與宣傳、文化、廣電、出版等部門的聯係合作,積極組織開展以反腐倡廉為主題的文化作品創作活動,著力打造一批弘揚時代主旋律、思想性和藝術性俱佳的優秀廉政文化精品力作,紮實組織優秀廉政文化作品的宣傳和展演、展示工作,切實增強廉政文化的滲透力和影響力。要主動占領廉政輿論宣傳陣地。依托黨報黨刊和電台電視台等平台,創辦廉政專版、專欄,開設廉政欄目、網頁,大力宣傳反腐倡廉建設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大力宣傳廉潔價值觀念;要充分發揮網絡、手機等新興媒介的作用,加強網絡輿情的收集、研判、處置工作,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為反腐倡廉建設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四)廉政文化建設要講求實效
每一種價值觀念的確立,都需要同日常生活聯係起來,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廉政文化建設要注重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積極探索幹部群眾喜聞樂見的新形式、新途徑、新載體,深入挖掘曆史傳統資源,凸顯地域、行業文化特色,使之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特色鮮明,不斷增強廉政文化建設的生機與活力。
要堅持貼近群眾,提高廉政文化的親和力。新時期,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多樣性、差異性明顯增加。廉政文化建設要提高針對性和實效性,就必須堅持貼近群眾心理,把握群眾特點,吸引群眾參與,引起群眾共鳴。一是要突出廉政文化的群眾性。倡導和建設廉政文化需要廣大群眾的積極支持、熱心參與和自覺行動。我們要通過廉政書畫展、廉政公益廣告、廉政故事宣講、廉政文藝演出等多種形式,吸引群眾參與到廉政文化建設中來。要分層次、有針對性地對領導幹部、一般黨員、幹部家屬、重要部門和關鍵環節工作人員進行廉政教育,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並廣泛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的大格局。二是突出廉政文化的趣味性。沒有教育性,廉政文化建設就會失去靈魂和方向;沒有娛樂性,教育也就顯得枯燥乏味,很難引人入勝、深入人心。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思想日趨活躍、文化需求豐富多彩,廉政文化建設必須增強趣味性,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提高實效性。三是突出廉政文化的本土性。文化建設離不開其相應的地方背景,廉政文化建設同樣如此。因此,在開展廉政文化建設過程中,必須客觀地審視本地的文化特色,挖掘本地的曆史積澱,以家鄉的曆史教育家鄉的人,以身邊的事例教育身邊的人。
要堅持貼近生活,提高廉政文化的滲透力。廉政文化建設作為黨風廉政教育體係中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既要借助廣義的教育共性理論,也要遵循文化建設的一般規律,把教育的外延擴展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麵。一是要把廉政文化建設與職業道德相結合。俗話說:行有行規。良好的職業素養、優秀的職業道德是黨員幹部服務群眾、做好工作的必然要求。因此,要把職業道德建設的內容與廉政文化建設緊密起來,把廉政文化教育滲透到工作規章、服務流程中去,進一步增強黨員幹部的宗旨意識,提高服務水平,徹底糾正一些部門和行業的不正之風。二是廉政文化建設要與社會公德教育相結合。腐敗現象滋生的重要原因就是腐敗文化的滲透。如果不消除社會上扭曲的羨腐心理、攀比風氣,反腐敗工作就隻能治標不能治本。因此,要加強社會公德教育,把廉政文化作為社會公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社會開展廉潔光榮、腐敗可恥的思想宣傳,使清廉之風深入人心。三是廉政文化建設要與家庭美德教育相結合。從近年來的一些腐敗案例來看,後院不設防,家庭成員推波助瀾是領導幹部滑向腐敗深淵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加強對黨員幹部家庭成員的思想教育,引導他們關心、支持和參與廉政文化建設,幫助領導幹部把住家門,堅守防線。
要堅持貼近市場,提高廉政文化的生命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廉政文化建設隻有走市場發展的道路,堅持市場化的理念,才能保持發展的動力和長久的生命力。一是要整合市場資源。要最大限度地調動一切推動廉政文化建設的積極因素,實現資源共享。要善於借助媒體的力量,加強與媒體的溝通與聯係,使新聞媒體自覺參與到廉政文化建設中來,主動策劃和推出有深度、有重大社會影響的宣傳報道。要加強與文藝團體的協作,聯合舉辦反腐倡廉的節目演出活動。要進一步推動與其他擔負宣傳教育任務的社會團體的合作,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共同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的良好氛圍。二是創立市場品牌。品牌就是形象,品牌就是價值。創立廉政文化的優秀品牌才能吸引社會的注意力,才能在市場中實現文化的自身價值。要大力挖掘古今中外具有高尚價值觀的廉政文化品牌,並依據不同類別切實創立出不同類型的品牌,發現並積極創立獨具特色的地方品牌和行業品牌。要積極出版廉政文化品牌叢書,建立廉政事跡展覽館,製作戲曲節目,開發品牌遺跡等,大力提高品牌的影響力和社會效果。三是引入市場機製。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支持基層群眾組織、行業協會自行成立隊伍,做到花小錢辦大事,不花錢也能辦成事。各級黨委政府、紀檢監察機關和文化宣傳部門要出台相應政策給予扶持,逐步實現廉政文化建設的市場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