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新形勢下保持黨的純潔性的總體要求(3 / 3)

1.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這是從黨的階級性和先進性兩方麵闡述黨的性質。黨的階級性和先進性問題是黨的本質和生命,它關係到黨的指導思想、宗旨的確立和貫徹,關係到黨的綱領、路線的製定和實現,關係到黨的領導地位、領導作用的確定和堅持,也關係到一個共產黨員的基本條件。黨的階級性,是指中國共產黨以中國工人階級為基礎,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先進性,是指黨是由工人階級中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進分子所組成,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為指南,按照民主集中製原則組織起來的統一整體。

馬克思主義認為,政黨是某一階級、階層或集團為實現其根本利益,以取得政權和鞏固政權為主要目標而建立起來的政治組織。任何政黨都有其階級基礎,代表著一定階級的意誌和利益,是這個階級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共產黨是以工人階級為基礎的,是為工人階級的根本利益服務的。中國共產黨的階級性體現在它以中國工人階級為基礎,體現中國工人階級的特性,代表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首先,中國工人階級是現代中國最進步的階級。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它以中國工人階級為基礎,集中體現了中國工人階級的特性。中國工人階級領導中國革命具有極其廣泛的社會基礎。中國工人階級的這些特點和優點,決定了它是中國革命的領導力量,是現代中國最進步的階級。中國共產黨正是鮮明地體現了中國工人階級的階級性質,堅定不移地代表著它的意誌。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但黨的階級性不是抽象的,它必須通過它的代表性,也就是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和願望來體現。從政黨階級性與代表性的關係看,階級性體現政黨的本質屬性,代表性則是對階級性本質內涵的深刻提示和集中反映。工人階級是人類曆史上最先進、最革命的階級,它與先進的現代化大生產相聯係,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者,是推動現代生產力發展的決定力量;工人階級在社會化大生產的過程中,養成了高度的組織紀律和大公無私、團結合作、相互幫助的思想道德品質,體現了先進的世界觀和思想意識,代表著人類社會進步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工人階級代表先進生產力和進步的思想道德文化的特性決定了它是最先進的階級、最有前途的階級,唯有工人階級能夠團結廣大群眾,代表廣大群眾的利益,為實現工人階級的曆史使命而共同奮鬥。

其次,黨應由工人階級中的先進分子組成。這是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一個重要原則。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位為中國工人階級的政黨,始終堅持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性質,為保持自身的先進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中國共產黨由工人階級中的先進分子所組成,並不是說其他階級出身的具備黨員條件的人不能入黨,也不是說吸收這些人入黨就改變了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黨員的社會出身,並不是黨的性質的決定因素。隻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為指導,堅持工人階級的立場,一切從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堅持符合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綱領和路線,即使黨內的工人成分不占多數,也可以建設成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我們黨正是這樣,盡管農民出身的黨員較多,但黨的指導思想、綱領和路線,都忠實地代表了工人階級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黨始終保持了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性質。

2.中國共產黨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告訴我們,共產黨作為工人階級先鋒隊,是為完成工人階級的曆史使命而存在的。而工人階級隻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後解放自己。因此,工人階級的根本利益是同全體人民和整個民族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工人階級的曆史命運也是同全體人民和整個民族的曆史命運緊密關聯的。共產黨為完成工人階級的曆史使命而奮鬥,就是為工人階級的利益而奮鬥,同時也就是為全體人民和整個民族的利益而奮鬥。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黨在始終成為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的同時,必須自覺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這後一個“先鋒隊”主要是指黨始終代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能夠自覺按照中國的實際和中國人民的意願,以最大的公心造福於祖國與人民;始終不愧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能夠把全民族全社會的力量高度凝聚起來,為著共同的理想和目標而團結奮鬥;始終正確把握中國曆史的前進方向和發展趨勢,能夠以正確的理論和創造性的實踐,引導幫助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不斷走向輝煌。

首先,自覺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共產黨與生俱來的本質特點和優點。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是在愛國救亡運動和人民解放運動如火如荼的形勢下登上曆史舞台的,是為了挽救民族危亡和促進民族發展而誕生的。我們黨產生的這種社會曆史背景,使我們黨從一開始就同時肩負著階級和民族的雙重使命,不僅代表中國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代表中國人民和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不僅要為實現工人階級的利益而奮鬥,也要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利益而奮鬥。1935年召開的瓦窯堡會議已經明確提出了這一點。90多年來,我們黨全心全意地站在中國革命和中華民族解放與發展的最前列,用不懈的努力,宣傳、動員和組織群眾,領導人民群眾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一個又一個的偉大勝利。

其次,自覺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一個內在根據和要求。對我們黨來說,執政的實質在於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為人民服務,其執政使命歸結到一點,就是要把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集中體現這種根本利益的國家利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黨如果不作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去自覺實現這個要求,就會有喪失執政資格的危險。同時,我們黨是作為全體人民和整個民族的忠實代表長期執政的,除了國家憲法所指的敵對勢力和犯罪分子以外,所有屬於人民範疇的社會成員都是黨執政的社會群眾基礎,黨都要主動與之保持密切聯係。不論社會結構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黨都要認準和把握這個原則。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社會政治生活中,不存在反對黨,所有民主黨派都是以我們黨為領導核心的參政黨派。這是社會主義中國的一個政治優勢,也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個政治優勢。而這個政治優勢的形成,恰恰是以我們黨自覺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先鋒隊為根本前提的。對此,我們必須有一個非常清醒的認識。

(二)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這一宗旨,鮮明地昭示黨是代表全國各族人民利益的。毛澤東指出:“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這段話,非常深刻地闡明了我們黨的根本立場和根本宗旨。黨章明確規定:“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係,不允許任何黨員脫離群眾,淩駕於群眾之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等重要思想和理念,都充分表明了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決心。

首先,黨的根本宗旨貫穿於黨的一切活動中,主要體現在製定和執行黨的綱領、路線和方針政策上。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我們黨就提出了符合全國各族人民意誌和要求的民主革命的綱領和路線。新中國成立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建設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國家。我們黨根據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及時提出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確立了社會主義製度。黨的八大製定了全麵開展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綱領,提出了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的任務。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在鄧小平理論的指引下,形成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作出了我國經濟建設分“三步走”的戰略部署。到21世紀中葉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然後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前進。所有這些,都是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體現。

其次,黨的根本宗旨也體現在我們黨在自己的工作中要始終堅持群眾路線。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黨的綱領、路線、方針和政策,都是黨運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經過廣泛地反複地征求和聽取各方麵群眾的意見製定出來的,因而它能夠代表廣大群眾的利益。同時,黨又運用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把黨的正確主張貫徹到群眾中去。通過黨的組織工作、宣傳工作,通過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使廣大人民群眾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利益,並且組織起來,自覺地為實現這些利益而奮鬥。

再次,黨的根本宗旨還體現在黨對每一個黨員的要求上。黨章規定,共產黨員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員的個人利益要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除了法律和政策規定範圍內的個人利益和職權以外,所有共產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黨章還規定,黨員要密切聯係群眾,維護群眾的正當利益。黨要求黨員和黨員幹部,要正確使用手中的權力,人民給的權力要為人民謀利益,要廉潔奉公,絕不能以權謀私,假公濟私;要通過多種渠道,認真傾聽群眾的呼聲,例如通過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政治協商會議以及黨員聯係戶、黨員責任區等形式,及時了解群眾的願望和要求,千方百計地解決群眾提出的問題;要切實關心群眾的疾苦,在農村要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熱心幫助困難戶發展生產,尋找致富門路,盡快幫助他們脫貧致富;在群眾有危難的時候,要同群眾同甘共苦,敢於挺身而出,為群眾排憂解難,堅決維護群眾的切身利益;等等。絕大多數黨員都能夠認真這樣去做,使群眾從黨員身上感受到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