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中

21世紀!全新的時代降臨了!這是一個科技迅飛、地球多元文化水乳交融的時代,這是一個自由開放、熱情洋溢的時代。在這樣的背景下,僅憑模擬古典詩詞——以唐詩宋詞為代表,包括元、明、清代的傳統詩詞,盡管這是我們民族曾經創造過的無比自豪的精神財富——越來越顯示出其曆史局限。自清末至今的一百多年裏,黃遵憲、梁啟超以來的無數有識之士早就為突破其窠臼而摸索嚐試,取得了許多可喜成就。現在我們鄭重地呼喚——沒有任何時刻比現在更成熟、更迫切地鄭重呼喚——一種能夠充分表達我們現代中國人心聲的詩歌作品——前衛詩詞——的到來!

前衛詩詞的內容,是以鮮活的語言、坦誠正直的筆調,生動地描寫我們變革中的國家和時代、真實的社會風貌和人民的喜怒哀樂,抒發我們對之洶湧澎湃的內心感動。這裏要排除一切虛偽矯飾,拋去古裝的麵紗和生僻的典故,做到能讓當代人明白易懂尤為重要。前衛詩詞將革新詩詞古色蒼然的舊形象,打破詩詞隻為少數專家所獨享的舊觀念。她向新生事物開放,她向全民開放。其讀者,是作為文化意義上的全體中國人,包括大陸、港澳台和遍布全世界的所有華人。

前衛詩詞的音韻,原則上以漢語普通話為標準。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仄。遵循句中平仄相間,詩聯中平仄相對,詩聯間平仄相粘等規則。押韻逐步實現由“平水韻”向新韻的過渡。這些僅為大致框架,隻要是佳句,可以不受其製約。

前衛詩詞的評價,僅指出詩句中某個字詞不合格律,或缺乏前人出典,意義有限。能否出色表現作者的內心感動,能否引起廣大讀者共鳴,是其主要標準。

前衛詩詞的社會意義,是通過表現當代人的情感,使詩詞走向群眾,提高詩詞文化的普及和全民的審美情趣,從而起到增強民族凝聚力、淨化社會風氣的作用。

前衛詩詞的曆史意義,是完成詩詞新舊內容形式的轉型,是中華傳統文化如何適應新時代這一課題的重要一環。我們有責任義務,把華夏大地的詩精神,那上溯《詩經》的遠古呼聲,傳承到下一世紀。

毫無疑問,承擔這一使命的是我們青年。這不僅是指年輕人,而是包括在精神上飽含青年朝氣的所有年齡層的詩詞創作者。

前衛詩詞脫胎於傳統詩詞,絕不意味著同傳統詩詞的割裂。我們要特別強調的是:前衛詩詞的作者,不能鬆懈對傳統詩詞的學習。傳統詩詞是前衛詩詞的基礎,前衛詩詞從中攝取無限的養分。同時我們也鼓勵多涉獵一些白話自由詩和外國詩,從中獲得參考啟迪,來豐富前衛詩詞的表現手法。

前衛詩詞能否成功,詩詞變革能否實現,這是時代對我們的莊嚴考驗。企盼精神食糧的人民大眾關注著我們,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的在天之靈凝視著我們。豈能讓他們失望?今人豈能甘拜古人下風?

讓我們以自己的全身全靈,投入到這場轟轟烈烈的前衛詩詞運動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