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二計 關門捉賊(1 / 2)

“關門捉賊”,從字麵上理解,是一種圍困並殲滅敵人的計謀。是指對弱小的敵軍要采取四麵包圍、聚而殲之的謀略。“關門”就是使敵人出逃的希望破滅,讓其無路可退,這是“攻心”戰略。一旦把門關起來,敵人的心理將會受到致命的創傷。此外,“關門捉賊”,不僅僅是怕敵人逃走,而是怕它逃走之後被別人所利用。如果門關不緊,敵人脫逃,千萬不可輕易追趕,防止中了敵人的誘兵之計。

這裏所說的“賊”,是指那些善於偷襲的小部隊,它的特點是輕小詭秘,出沒不定,行蹤難測。它的數量不多,破壞性很大,常會乘我方不備,侵擾我軍。所以,對這種“賊”,不可放其逃跑,而要斷他的後路,聚而殲之。當然,此計運用得好,決不隻限於“小賊”,甚至可以圍殲敵主力部隊。如果指揮員能統觀全局,因勢用計,因情變通,捉到的也可能不是小賊,而是敵軍的主力部隊。這和“關門打狗”、“甕中捉鱉”有異曲同工之妙。

小敵困之〔一〕。《剝》,不利有攸往〔二〕。

【按語】

捉賊而必關門,非恐其逸也,恐其逸而為他人所得也。且逸者不可複追,恐其誘也。賊者,奇兵也,遊兵也,所以勞我者也。《吳子》曰:“今使一死賊伏於曠野,千人追之,莫不梟視狼顧。何者?恐其暴起而害己也。是以一人投命,足懼千夫。”追賊者,賊有脫逃之機,勢必死鬥;若斷其去路,則成擒矣。故小敵必困之,不能,則放之可也。

〔一〕小敵困之:對弱小或者數量較少的敵人,要設法去圍困他。

〔二〕《剝》,不利有攸往:語出《易經·剝卦》。《剝》,卦名。本卦異卦相疊(坤下艮上),上卦為艮為山,下卦為坤為地。意即廣闊無邊的大地在吞沒山,故名曰“剝”。剝,“落”的意思,萬物零落之象。卦辭:“《剝》,不利有彼往”,意謂:《剝卦》說,不利於直追遠趕。

【譯文】

對弱小或者數量較少的敵人,要設法去圍困他。不利於急追遠趕。

【按語譯文】

捉賊時必須要關閉大門,這並不是怕他逃走,是怕他逃走後被別人所得到而利用他。況且,對於已經逃走的賊不可再去追趕,是怕上了賊的誘兵之計。所謂“賊”,就是指那些性情狡猾、善於奇襲、神出鬼沒、專門引我疲於奔命的敵人。《吳子兵法》裏說:“現在讓一個亡命之徒隱藏到廣闊的野外,盡管讓千百人去追捕他,追捕者沒有一個不左顧右盼,顧慮重重。這是為什麼呢?是怕賊突然跳出來傷害自己。所以,隻要有一個不怕死的,就足以讓一千個人害怕。”追擊賊的方法:隻要賊有脫逃的機會,他就必然會拚死格鬥;如果截斷他逃脫的道路,賊就必然會被捉住。因此,對付小股敵人,就必須圍困他,如果辦不到,就暫時讓他逃走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