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氣血運行的發動機(1 / 1)

“心主身之血脈。”

——《素問·痿論》

“心者,五髒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靈樞·邪客》

血肉之心、神明之心

無論生理活動還是心理活動,都是由五髒六腑共同完成的,這都是人體的生命活動。在這些生命活動中,心起著主宰作用,故曆代醫家皆稱心為人身之君主,五髒六腑之大主。

心為神之舍,血之主。《素問·靈蘭秘典論》稱其為“君主之官”。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二:一是主血脈,二是藏神。心開竅於舌——心經的別絡聯係於舌,心的病變可從舌上反映出來,如果心火上炎,則舌紅生瘡;在體合脈——心髒有病可從脈中反映出來;其華在麵——心主血脈的功能正常與否,可以從麵部色澤上反映出來,如果心氣不足,心血虧少,則麵色蒼白沒有光澤;在誌為喜——心的生理功能與喜有關,若喜樂過度則會傷心;在液為汗——心主血的功能與汗液有關,若汗過多,則傷津血,傷心之陽氣;心髒和小腸——心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在心與小腸之間相互絡屬,故心與小腸相為表裏。

心主血脈

心、脈、血三者共同組成一個全身循環的係統,在這個係統中,心起著主導作用。因為隻有心氣才能推動血的運行,使血液流行,脈管搏動,全身的五髒六腑、形體官竅才能得到血液的滋養,以維持生命活動。若心氣衰竭,則血行停止,心與脈的搏動亦消失,生命也隨之終結。正如《靈樞·經脈》所說“: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髦色不澤。故其麵黑如漆柴者,血先死。”正是由於心在心、血、脈三者中居於主導地位,所以《素問·痿論》說:“心主身之血脈。”心主血脈是指心氣推動血液在脈中運行,流注全身,發揮營養和滋潤作用。心和脈直接相連,互相溝通,血液在心和脈中不停地流動,周而複始,循環往複,如環無端。

心藏神

人體之神藏於心,故《靈樞·大惑論》說:“心者,神之舍也。”《素問·宣明五氣篇》說:“心藏神。”心主宰人體的心理活動。首先,心是人進行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主要內髒,如《孟子·告子上》說:“心之官則思。”但是必須明白,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是由五髒共同完成的,如《素問·宣明五氣篇》所說:“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誌。”在五髒的精神活動中,心是主宰者,除思維活動外,心還是人體情誌的發生之處和主宰者。如張介賓在《類經》中所說:“情誌之傷,雖五髒各有所屬,然求其所由,則無不從心而發。”可見心既主宰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又是七情發生之處,所以說心主宰了人的心理活動。

心主血脈和心藏神的關係

心主血脈和心藏神這兩種功能互相影響。首先,心主血脈的功能受心神的主宰。同時,心神又必須得到心血的濡養才能正常地工作,如果心血不足,心神失養,則會出現日間精神恍惚,思想難以集中,記憶力減退,夜間難以入睡,即使入睡亦夢擾不安等心神不寧與虛弱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