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於露風,乃生寒熱。”
——《素問·生氣通天論》
“風氣藏於皮膚之間……腠理開則灑然寒,閉則熱而悶。”
——《素問·風論》
什麼是風邪
自然界的風是一種無形的流動的氣流,因此自然界中具有風之輕揚開泄、善動不居特性的外邪,稱為風邪。風邪為病稱為外風病。風為春季的主氣,但四季皆有,故風邪引起疾病雖以春季為多但不限於春季,其他季節也可發生。風邪是外感病因中一種致病廣泛、較為重要的致病因素。風邪不僅可以單獨致病,它還常和其他“邪氣”合並而致病,如風寒、風濕、風燥、風熱等,因此風有“百病之長”之稱。
風的性質與特點
風性輕揚開泄,易襲陽位。風邪具有輕揚、升散、向上、向外的特性。風性開泄是指風邪侵犯人體易使腠理疏泄而開張。《素問·風論》說:“風氣藏於皮膚之間……腠理開則灑然寒,閉則熱而悶。”正因為風邪具有輕揚、升散、向上向外、開泄的特性,所以風邪常易侵犯人體的上部、肌表、腰背等陽位。《素問·太陰陽明論》又說“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如風邪襲表,腠理開泄,可見汗出、惡風等症;風邪循經上擾則頭痛;風邪犯肺則可出現鼻塞、咽癢、咳嗽等症狀。
《素問·風論》說:“風者,善行而數變。”指出了風邪是一切疾病的始因。風性善行而數變:“善行”是指風邪具有善動不居、易行而無定處的特征。風邪致病,病位遊移,行無定處,如痹證中的“行痹”,四肢關節疼痛,遊移不定,屬於風邪盛的表現,故又稱為“風痹”。“數變”是指風邪致病具有發病急、變化快的特點。如蕁麻疹等皮疹,皮膚瘙癢發無定處,此起彼伏。
風性主動:風邪具有使物體搖動的特性,故其致病具有類似搖動的症狀。有許多症狀是屬於風邪所致,“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臨床上見到的眩暈、抽搐等,均可歸屬在風性主動的範圍。如臨床上因受外傷,再感風邪,出現四肢抽搐、角弓反張等症狀。
風為百病之長
風為百病之長:長,首也。風為百病之長是指風邪致病極為廣泛。具體而言就是因為六淫中的寒、濕、暑、燥、火多附於風來侵犯人體致病。臨床上常見依附於風的病證有外感風寒、風熱、風濕等。風邪常為外邪致病的先導。
外風
風邪侵及人體肌表、經絡等所致。傷風:惡風、頭痛、鼻塞、有汗、發熱或不發熱,苔薄白,治療宜解表祛風。風痹:肌肉關節疼痛遊走不定,治療宜祛風通絡。風疹塊:肌膚原有濕熱或胃腸有濕熱,又外感風邪,使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濕熱鬱於皮膚腠理之間而形成的。
內風
主要症狀為眩暈、麻木、震顫、抽搐等,症狀變化大,且具動搖的特點,也稱“風主”。可因外感,由表及裏引起,也可因內髒病變或功能失調引起,如熱極生風,肝陽化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