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經常有人會犯“暈”。醫學上屬於“頭昏、頭暈和眩暈”的範疇,其實三者間不僅臨床表現有區別,而且,病因、治療和預後也不完全相同。

頭昏表現為“昏昏沉沉、腦漲”,頭暈為“一過性站立不穩”,眩暈為“天旋地轉”。頭昏多是腦疲勞的表現,持續用腦時間過長,工作緊張,睡眠不足以及精神緊張、焦慮、抑鬱等是最常見原因。頭暈常見於發熱性疾病、高血壓病、腦動脈硬化、顱腦外傷綜合征、貧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壓、藥物中毒、尿毒症、哮喘、抑鬱症等。眩暈可有耳鼻喉科疾病和聽神經受損,如迷路炎、梅尼埃病、藥物或毒物中毒等,還可見於腦中風(腦梗死、腦出血)、頸部病變、顱內腫瘤、顱腦外傷、炎性脫髓鞘疾病等。

眩暈大部分預後良好,但也有致殘,如為耳源性疾病,可引起耳聾,中風引起偏癱和血管性癡呆,重者可危及生命。頭昏很少影響生命,但嚴重影響工作效率,身心健康以及家庭幸福。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較大的負擔。

如何認識、區別、預防和治療“眩暈”是人們所關切的問題。

為了普及相關知識,有助於人們的防病保健,本書對眩暈發生發展、常見原因、預防和治療進行了詳細介紹。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江蘇省各大醫院專家積極參與編寫,尤其南京鼓樓醫院神經科研究生李姍姍、李政做了大量的工作。另外,江蘇弘惠醫藥有限公司和陝西步長製藥有限公司支持本書的編寫和出版。在此,表示由衷地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