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十九天日記——Q與A先生(1 / 1)

補發一下,之前由於時間緊張一直沒有來得及發一下。

現在是2017年11月22日18時01分28秒。六點半上課,所以我還有近乎半個小時時間寫一寫我的日記。額...最近好像寫的挺頻繁的。

今天我突然想起來一個很有意思的片段。

在《柯南》係列的故事中黑羽盜一(黑羽快鬥的父親)給工藤優作(工藤新一的父親)送了一封信,信上隻有一個大大的問號。看到信的有希子(新一的母親)表示不解,而看到了信的優作卻微微一笑立刻的回複了信件,信上也隻有一個大大的感歎號。

這個故事可能很多人會搞不懂什麼意思,但是事實上卻十分簡單。問號代表著提問“我是誰?”而感歎號則是代表了“我知道你是誰。”這是一個很有趣卻不失風雅的怪盜與偵探的對話。

以一個學數學的人看待整個世界。整個世界就是由問題和答案組成的。每一天我們在做的事情無非就是發現問題然後解決問題。

我之前說過“方程誤解”的事情。人在麵對問題的時候,經常感到無力與不懂,其實隻是受限於自己一時的眼界而已。

x2=-1就真的沒有解嗎?或許小學初中的時候你看不懂,但是一旦學習了虛數的理論之後,你會立刻知道他是等於i的,即根號下負一。

這個問題也可以理解為“1-2等於幾”。當然,我相信看見這篇文章的人都知道結果,但是當你剛剛學會數數的時候你會嗎?你又懂嗎?

最近一直看見有人在網上發什麼最沒用的專業,這種行為讓我感覺很不舒服。什麼叫沒用?難道你說沒用就真的沒用了嗎?如果沒用的話,為什麼還有這個專業的存在呢?

最後我的專業,數學與應用數學也上榜了……或許很多人學習大學數學的時候會發出一個感慨,感覺高數對於自己今後的工作沒有什麼用處。但是其實這是不對的。先不說高數對於各個理工類專業的運用,單是憑他內在的智慧都是受用無窮的。我們知道古代的數學家都是哲學大師,所以數學與哲學在一定的意義之上是分不開的,數學是講究哲學上的思考的。

就舉微積分的思想——微元為例。他是對事物的無線分割,然後取其極限。當我們遇見一堆麻煩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就不能應用一下嗎?將所有的問題慢慢剖解開,然後一點一點的來處理,那麼再雜亂的事情都可以解決。

換元、替代、數形結合等等這些思想雖然看起來是數學上的,但是他卻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而這些思想若是自己在生活中慢慢領悟可能要許久。

我也一直在想大學,我都學習了什麼?或許昨天的知識今天已經忘記的差不多了,但是他的思想卻留了下來。正所謂“拋開書本之外的才是真正的知識。”

大學,他隻是提供給我們一個提升自身境界的環境,若是追尋所謂的工作,我感覺這還不如抱怨自己“為什麼不含著金勺子誕生於世”。當然,換言之,若是你在大學真正的培養了很高的境界,工作又豈是問題?

當人生遇到問題的時候,應該換個角度去思考,去站在更高的境界去看待問題。若是自己暫時沒有那麼高的境界,或許問問家人、老師、朋友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莫要讓思維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