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臉皮變厚些,深藏不露,東倒也可西歪也可,但心中時刻想著自己想得到的利益。一旦時機成熟,就果斷出手。
在動物界中,狼不是最強大的動物,但是它卻能打敗比它強的對手,這就是因為它懂得運用一些能夠致敵人於死地的計策。當它遇到的對手非常強大時,它就會用以退為進、欲擒故縱的計策打敗對手,它們懂得要想戰勝強大的敵人就要先迷惑對方,懂得使用一些招數讓敵人消耗一定的能量,從而達到克敵製勝的目的。
厚黑學認為,在商場競爭中,一個經營者如果不懂得以退為進、欲擒故縱的謀略,該停止的時候不停止,就會讓對手發現彼此競爭中的蛛絲馬跡,在盲目前進中碰壁。反之,當你所經營的產品出現市場疲軟,難以銷售的時候,當你與競爭對手在實力對比上相差懸殊,難以戰勝對手時候,不妨采用退一步的策略,以退求進,定能會比盲目冒進取得更大的成效。欲擒故縱是現代商戰爭霸中的重要謀略。
中國古人作戰,深知欲擒故縱的意義,成語“窮寇莫追”就說明了這一點。大意是說,把敵人逼急了,它就會集中全力,拚命反撲,與你拚個魚死網破、兩敗俱傷。因此,不如采取欲擒故縱的方法,暫時放鬆一步,使敵人喪失警惕,鬥誌鬆懈,然後再伺機而動,殲滅敵人。諸葛亮七擒孟獲,就是軍事史上一個“欲擒故縱”的絕妙戰例。
蜀漢建立之後,定下北伐大計。當時西南夷酋長孟獲率十萬大軍侵犯蜀國。諸葛亮為了解決北伐的後顧之憂,決定親自率兵先平孟獲。蜀軍主力到達瀘水(今金沙江)附近,誘敵出戰,事先在山穀中埋下伏兵,孟獲被誘入伏擊圈內,兵敗被擒。
按說,擒拿敵軍主帥的目的已經達到,敵軍一時也不會有很強戰鬥力了,乘勝追擊,自可大破敵軍。但是諸葛亮考慮到孟獲在西南夷中威望很高,影響很大,如果讓他心悅誠服,主動請降,就能使南方真正穩定。不然的話,南方夷各個部落仍不會停止侵擾,後方難以安定。
諸葛亮決定時孟獲采取“攻心”戰,斷然釋放孟獲。孟獲表示下次定能擊敗你,諸葛亮笑而不答。孟獲回營,拖走所有船隻,據守瀘水南岸,阻止蜀軍渡河。諸葛亮乘敵不備,從敵人不設防的下流偷渡過河,並襲擊了孟獲的糧倉。孟獲暴怒,要嚴懲將士,激起將士的反抗,於是相約投降,趁孟獲不備,將孟獲綁赴蜀營。諸葛亮見孟獲仍不服,再次釋放。以後孟獲又施了許多計策,都被諸葛亮識破,四次被擒,四次被釋放。最後一次,諸葛亮火燒孟獲的藤甲兵,第七次生擒孟獲。終於感動了孟獲,他真誠地感謝諸葛亮七次不殺之恩,誓不再反。從此,蜀國西南安定,諸葛亮才得以舉兵北伐。
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決非感情用事,他的最終目的是在政治上利用孟獲的影響,穩住南方,在地盤上,乘機擴大疆土。在軍事謀略上,有“變”、“常”二字。釋放敵人主帥,不屬常例。通常情況下,抓住了敵人不可輕易放掉,以免後患。而諸葛亮審時度勢,采用攻心之計,七擒七縱,主動權操在自己的手上,最後終於達到目的。
戰爭如此,商業競爭也是如此。有些競爭者急功近利,為了眼前利益,可以不擇手段。但急功隻能近小利,經商做生意必須立足現在,放眼未來,放長線釣大魚。有時候欲先取之,必先失之,放鴨得鳳,欲擒故縱,舍得孩子才能套大狼。這是商戰中必勝之道。
美國鋼鐵公司是1901年由三家鋼鐵企業合並而成的巨型企業。20世紀50年代,該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公司。到了60年代,日本鋼鐵公司占了上風,奪走了美國鋼鐵公司在世界鋼鐵界的魁首地位,美國鋼鐵公司屈居第二位。
大衛·羅德裏克出任美國鋼鐵公司董事長後,為了從困境中擺脫出來,他采取了以退為進的策略:首先縮小公司的規模,然後再謀求新的發展。從1980年開始,羅德裏克總共關閉了150座工廠,減少了30%的煉鋼生產能力,淘汰了54%的職員,裁減了10萬工人。與此同時,他出售了公司的大片林地、水泥廠、煤礦和建築材料供應廠等資產,獲得了將近20億美元的活動資金。隨後,羅德裏克與公司有關人員一起,對美國幾家大企業進行研究,最後以5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一家石油公司。雖然石油公司與鋼鐵公司的性質完全不同,然而,羅德裏克此舉的目的一是想擴大公司的業務範圍,二是為公司拓展新的發展道路,以防不測。果然,當西方鋼鐵業最不景氣的風暴襲擊美國時,美國鋼鐵公司不僅沒有受到一些鋼鐵企業紛紛破產倒閉浪潮的波及,而且,由於公司開辟了石油業務,在麵臨困難環境的大背景下,公司還得到了發展。1985年一季度的營業額達45億美元,僅石油及天然氣的營業額就有25億美元,從中獲利3億美元。美國鋼鐵公司又開始重振當年的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