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的一個小孩子站起來道:“我覺得,如果李言沒有死,這個世界也沒什麼不同,因為他改變不了什麼,他根本沒辦法救助天下的百姓。”
“會有不同,因為如果他還活著,上天會繼續降下懲罰。”
“吃不飽穿不暖,沒書讀!”
“對對對……”
陳睿拿起戒尺啪啪拍了兩下講台,下麵的吵雜消失了。
“現在我告訴你們答案,而且是皇後姑姑講的答案哦。”登時所有人的心都被吊了起來,想知道皇後是怎麼樣看待這件事的,寧川也想知道,這道題他顯然沒聽過。
“那就是……”陳韻搖頭晃腦的賣關子,“如果李言活著,那這個世界就多一個人唄!”
這群孩子全神貫注,當聽到這個答案時,巨大的落差,讓他們發出噓聲,不時的有孩子嘟囔,什麼嘛!就這樣?
有些事小孩子聽過就算,大人則是越想越複雜,有人認為皇後娘娘果然有大將之風,高高拿起輕輕放下了。
有人更認為皇後根本沒將前朝皇帝放在眼裏。
陳韻若知道,會說你們真是想多了,她之所以用李言舉例,完全是增強題的趣味性和迷惑性,那要說這頭豬若沒有被殺,那世界有什麼不同?也有同樣的回答:多一頭豬唄!
哄孩子玩的,哪裏那麼複雜?
已近中午,學子們在格物院食堂吃了一頓午飯,居然在春天看到鮮嫩的蔬菜,還是每個人都有,這可是那些達官顯貴才有的待遇。
“寧川兄,這從南邊運過來的吧,這得運多少啊?”有家境富裕,知道行情的,整個格物院這一頓午飯,就得吃進去不少銀子啊。
“不是,這是格物院農科院那麵大棚的,專門有幾個供應食堂,現采現做,很新鮮!”
寧川從小都是這麼過來的,皇後娘娘在吃喝享受上,都是一流的,以前大冬天的,他們也可以借光跟著吃青菜。
“乖乖,這得多少錢啊?在外麵達官顯貴也不可能頓頓吃啊。”
“沒多少錢,跟格物院各位創造的價值比起來,連毛毛雨都不是。”
徐靜文見寧川提起這些波瀾不驚,顯然早已是司空見慣,這就是老師說的眼界嗎?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院裏一小童正在那裏搖頭晃腦朗誦。
徐靜文知道那是《生活雜談》裏的桃花詩,當時人們紛紛被那種意境所折服,但是至今也無人知道這首詩是誰作的,讓文人們頗為遺憾。
“小軍,不要酸了,睿公子都說了,那隻是皇後娘娘寫著玩的,不當飯吃。”小女孩聲音如銅鈴般清脆。
“你們兩個還說,今天的科學課可是張爺爺的課哦,還不趕緊去占座位。”
那朗誦桃花詩的小童,本要反駁,聽到科學課立刻起身,三人向後院奔去。
‘皇後娘娘?寫著玩的?不當飯吃。’在場的學子深受打擊,人家隨便寫著玩的,就比他們這些自詡滿腹才華的人寫的好,太打擊人了,有沒有?
寧川沒想到,今天參觀之行的神補刀原來在這裏,沒有什麼讓你引以為傲的東西,突然發現人家比你更厲害,還被那人看得一文不值。
寧川送走垂頭喪氣的學者們,就趕去向陳韻彙報,其實陳韻就在園中,這也是為什麼陳睿和靖王沒玩成的原因。
陳韻以前讓人按照圖紙造了輛自行車,沒想到,沒有輪胎光有個彈簧減震,騎了一圈差點沒把她的五髒六腑都顛出來,騎是不能騎了。
陳韻真是受夠了這種顛簸,她立誌要搞出充氣輪胎,她知道最初發明輪胎的人在帆布上抹上橡膠,但是非常不耐用,她打算同張中正商量下,為了不受顛簸苦,她就隻能更辛苦。
正在這時寧川找過來了,將整個過程講述一遍,連這些人遇到什麼人,說什麼話,什麼表情變化,所有這些都是客觀描述,不加主觀感想,隻是把當時的情景呈現給她。
陳韻不住的點頭,難怪阿軒誇獎小川,果然是可塑之才。
當最後說到那三個小童,和小童念的桃花詩,陳韻哈哈大笑,“真是神補刀,原來會心一擊在這裏,真是成噸的傷害啊!”
寧川聽了也有點蒙,神補刀,小睿曾經給他解釋過,這後麵會心一擊和成噸的傷害,他大概可以理解,應該是這些學子們受到的巨大打擊。
可是皇後娘娘,你如此幸災樂禍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