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是這樣,也不是這樣,我說是這樣,那是因為製鹽的原理真的很簡單,就是去了水剩下鹽。說不是這樣,那是因為裏麵有許多要注意的細節,這些都是勞動人民的智慧。”
\t“可是在下從沒聽說過哪裏有這種製鹽的方法啊?”薑為雄很奇怪,憑他走南闖北這麼多年,從沒聽說過。
\t“呃,那是因為現在的鹽太難吃啦,我把鹽加水變成鹽水,過濾出雜質,重新曬幹變成了精鹽,海水曬鹽不過是弄個更大的晾曬場而已。”
\t林子墨如看怪物般看著陳韻,這也行?這也行?因為鹽不好吃就出現了新的製鹽方法?能不能更扯一些啊。
\t陳韻收到大家質疑的眼光,反倒理直氣壯起來,“其實許多道理就在我們的生活小事中,那些煮鹽的,苦哈哈的鹽工,沒有讀過書,地位低下,每天就是知道幹活,他們不會去琢磨怎麼樣提高產量,怎樣幹活更省力。”
\t陳韻端起茶水灌了一氣,“當然這個是社會如此,讀書的,腦子靈活的都忙著鑽營,都想當官當更大的官,光宗耀祖,誰會費腦力研究這種賤業。所以說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士農工商的等級劃分,本身就已經阻礙了國家的發展壯大。”
\t“額,還是那句話,百無一用是書生!”
\t“小韻兒,你把樓蓋歪了。”燕回軒咳了咳,小韻兒這打擊麵太大了,坐在這裏的五個人,有三個可以稱之為書生。
\t葛林瑞和薑為雄困惑,夫人說書生無用,侯爺怎麼扯到蓋樓上了?
\t林子墨甚至傻傻的問了一句,“侯爺,我們不是在說鹽嗎,什麼時候要蓋樓了?”
\t燕回軒大概能體會,小韻兒那種沒辦法與人交流的痛苦了,隻得解釋一句,“那個,就是跑題了。”
\t如果不是要顧忌到大家的麵子,陳韻都要哈哈大笑了,努力平複下情緒,重新把話題拉到製鹽上,“在第十個池子裏,鹽工要每隔……兩刻鍾攪動鹵水,這樣可以讓新鮮鹵水和老鹵混在一起,這可以讓鹽的結晶更加均勻細膩。”
\t“另外最重要的就是,曬鹽其實是靠天吃飯的,要時刻關心天氣,氣溫高、蒸發量大的時候是最適合曬鹽的季節,一旦下雨……還有如何排出淡水,我們要……還有整灘,鹽灘經過長時間海水浸泡,……把鹽池的泥土壓硬,能提高鹽產量。”
\t陳韻就這樣巴拉巴拉,如做學術演講般,從海水引進到結晶出鹽,可能出現的狀況,天氣問題的防範,原鹽成為食鹽的後續處理,都一一作了說明。
\t最後總結海鹽曬製周期在十二天左右,順利的話,一個鹽池可以產鹽,她偷偷按照大周朝現在的重量斤來換算了下,大概是一萬兩千斤吧。
\t這下連燕回軒都不淡定了,林子墨更誇張,一口茶水噴了出來。
\t雖然薑為雄已經很信服陳韻,也被這一數字驚呆了,手裏的茶撒出來都不知道,嘴裏一直嘀咕,“開什麼玩笑?開玩笑的吧……”
\t陳韻囧了,有這麼誇張嗎?
\t其實做為現代人,陳韻對鹽的認識隻是我們需要常吃的,在這片土地上鹽資源富足,根本就沒有缺鹽的概念,甚至因為鹽的價格便宜,很多鹽場都已經被海水養殖所代替了。
\t後來陳韻知道,真的有這麼誇張,當天薑為雄就將曬鹽的方法背熟,帶人趕往直沽,尋找可信的鹽工,開始試驗。
\t燕回軒隻在雲州城停留一天,出了雲州城他們真正的進入北地的範圍,路上還有許多流民在往北走,想來是布俊民放出消息,這些人準備去北地討一條活路。
\t天氣好的時候,陳韻偶爾也策馬奔馳,感受一下自由的感覺,不過也就僅隻於感受下,刮來的北風,帶起的塵沙,這樣走一天下來,就有滿麵風霜之感了。
\t完全沒有策馬江湖,睥睨天下的浪漫,最後還是上車在床鋪上打滾了。
\t燕回軒在許多地方,都跟陳韻不謀而合,兩人都不奢靡,在很多地方表現的是低調的奢華。陳韻最大的不同就是,她總是在試圖讓生活更輕鬆愜意,方便簡潔。
\t燕回軒從書上抬頭,看著在床鋪上抱著被子滾來滾去的小人,邁步走了過去,笑著道:“無聊了?要不然我們做點不無聊的事吧。”
\t再抬手按動機關,車廂的鋼板落了下來,燕回軒就像盯上小白兔的大灰狼,兩眼生光。
\t陳韻腦中警鈴大作,抱被爬走,“啊呀呀,你堂堂侯爺白日宣淫,你不務正業,你……你……你……”
\t在陳韻最後被剝成小白兔時,腦中最後泛起的念頭是,還真的是自作孽不可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