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是今年的母親節,與往年一般,朋友圈孝子大賽也準時拉開了帷幕,各式各樣的動人話語,各式各樣的動人瞬間。這樣的一場幾乎全民參與的秀場,孚道思享也不能免俗,昨天我們寫了一段文案:你總說,等我長大你就老了;你還總說,為什麼我就是長不大,跟個孩子一樣;但為什麼?你卻老了。我愛你,不隻在今天。
調侃歸調侃,雖然很多都戲稱:“朋友圈的媽媽最幸福”,但客觀看待這件事,朋友圈本身便是一個展示的平台,在朋友圈祝福媽媽自然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這句戲稱的背後還是影射出一些潛在的事實來,那就是我們與媽媽的相處並不是像朋友圈所示一般幸福,相信這一點每一個人都深有體會。如何與媽媽相處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經過調查,我們發現與媽媽相處最易產生矛盾的地方有以下幾個方麵。
婚戀——媽媽是最強大的邏輯存在
身邊有一個朋友小a曾說過一句話,“媽媽是最強大的邏輯存在。”每次打電話或者發微信給媽媽,不管什麼話題,小a的媽媽都有能力繞回到“你該結婚了,趕緊找對象,趕緊結婚”等樣的話題上。以至於從以前每周打電話一次,每天和媽媽聊微信;變成了後來的每月打電話一次,每周聊微信一次,而且是媽媽主動打電話、發微信。
小a說過自己的想法,“戀愛、結婚是我的選擇和自由,請給我點空間和時間吧。”
小a媽媽也算是通情達理,感慨幾句兒大不由娘,也不再做聲了。
不過,這樣的狀態,小a媽媽堅持一個星期後,突然又回到了以前的樣子,好像有人偷偷按了小a媽媽的複位按鈕。一切又開始循環。
於是小a得出一個結論:媽媽根本不關心我是否會有幸福的愛情和婚姻,她隻是想讓我早點結婚。
這個問題變成了小a與小a媽媽之間的一個結,甚至也可以說這是一個絕大多數適婚青年與父母的結。
想要了解為什麼媽媽們總是再催促,就有必要先了解下媽媽們的真實想法。
小a媽媽總是被問到這樣的問題:你家孩子有對象了嗎?啥時候結婚呀?要不要我給介紹一個?
小a媽媽總是會生一肚子的悶氣,心想:你以為我家孩子找不著對象嗎?用得著你給介紹?
事實上,與媽媽們在婚戀問題上的矛盾,實際上是對婚戀問題在不同緯度上的態度。
子女強調的是自由,戀愛的自由,婚姻的自由。
媽媽們強調的是自尊,自己的孩子誰都不能說三道四。
其實隻需要笑著對媽媽說已經:“媽媽,你放心吧。我隻是再挑選一個更優秀、更適合我的。”
當然,牛逼吹出去簡單,把自己變優秀才是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