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編輯意識的培養與編輯風格的建構(1 / 2)

編輯意識的培養與編輯風格的建構

科技傳播

作者:劉麗娟

摘要 本文從編輯意識和編輯風格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兩者的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密切關係,提出了編輯意識培養的途徑與方法,探析了編輯風格形成的因素,指出了培養編輯意識、建構編輯風格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 編輯意識;編輯風格

中圖分類號G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89-0001-02

21世紀是信息爆炸的時代,受眾獲取信息的渠道和途徑十分豐富,與此同時,信息的時效性和多樣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個體信息對受眾的影響力。所以,隨著社會經濟環境日新月異的深刻變化,各種媒介在增強信息對受眾影響力的競爭中變得異常激烈,媒介市場格局隨著時代的發展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因此,各種傳播媒介要獲得競爭優勢,必須充分利用並不斷深刻挖掘自身優勢,增強現代編輯意識,構建獨特的具有鮮明特征的編輯風格。

1編輯意識與編輯風格

編輯意識是編輯人員在編輯過程中具有的思維習慣、表達方式、傳播方法等意識,是編輯人員在理論學習和實踐中,逐步積澱形成的潛意識。

編輯風格是編輯在一定時期內逐步積澱形成的具有鮮明個性的,並在整體工作中體現出來的具有一定特征的內在品質與精神。

編輯風格是在編輯意識不斷增強,不斷發展,不斷積澱的過程中形成的,編輯意識是編輯風格形成的基礎,編輯意識決定了編輯風格。編輯風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編輯意識。因此,兩者關係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2編輯意識的培養

在現代社會,受眾的信息消費方式發生了革命性的深刻變化,傳統的編輯意識已經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受眾習慣 ,不能適應社會和受眾的需求。因此,培養獨樹一幟的編輯意識,創造個性化的編輯風格才能獲得創造更大的價值,獲得更大的發展。

2.1品質至上的追求

所謂品質,就是實現內在的精神和外在的形式完美統一。信息爆炸時代,麵對紛繁複雜信息的多元化,為受眾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不斷追求信息的精煉,萃取精華,通過受眾欣賞的方式完美呈現出來,就必須把品質至上作為編輯工作的首要目標。

首先,要追求內容的精致。要始終力求用最簡潔、最恰當的語言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觀點和立場,讓受眾感受到文字背後所表露出來的思想是血肉豐滿的。

其次,要追究形式的完美。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通過合適的形式將內容進行包裝,不但能引起受眾的興趣,而且能獲得信息傳播之外的附加值。

2.2信息營銷的意識

在知識經濟時代,編輯是知識信息的創造者和傳播者,是產業鏈的生產者。受眾是知識信息的消費者,要完成知識信息,由生產創造到產品消費的過程,就必須通過市場的交換和交易。因此,編輯在知識信息 “製造”的過程中,必須具備信息營銷的意識。

編輯必須掌握知識經濟的市場行情和發展規律,創造適合市場和受眾需求的“知識信息產品”,從而擴大知識信息傳播的廣度和深度,獲得更大的價值。與市場脫離,不符合受眾需求的知識產品,注定沒有市場價值和份額,也不會擴大編輯信息的影響力。

綜上所述,編輯工作者必須與營銷人員密切聯合,精誠合作,及時準確地了解市場的行情和動態,不斷調整知識產品的結構和內容,將信息營銷的意識貫穿於編輯工作的全過程。

2.3革新創新的精神

革新創新是編輯工作不斷發展的根本源泉和保障動力,是編輯工作的永恒主題。一個成功的編輯一定是一個具有創新精神的人,其基本特征就是能夠準確把握市場發展的規律,準確預測市場發展的趨勢,敢於突破自我,運用超前的理念去指導現實的創作和創造。這樣編輯創造出來的知識信息產品就能夠開發受眾的潛在消費需求,引領市場發展的潮流,占據市場競爭的製高點,而不僅僅是滿足市場和受眾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