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心理環境與生活環境(2 / 3)

安全防範。“應開展住區安全防範環境設計研究,合理安排室內外空間,積極開拓影響人行為的環境設計,營造安全氛圍,以預防和遏製犯罪行為的發生”。

領域劃分。“按功能要求,細致地劃分住區空間層次,從公共領域、半公共領域、半私有領域,到達私有領域,創造出良好的空間秩序,促進居住者產生歸宿感,推動居住者自覺維護環境整潔和美觀,協助建設和改善居住環境,並積極參加住區內各項社會活動”。

減輕壓抑。“應開展減輕住區壓抑感的研究,包括高層住宅環境設計研究、增強鄰裏關係,提高防範性,開拓戶外交往空間,吸引居住者參加戶外活動”。

住宅風水。“應用辯證的觀點研究住宅風水,正確引導居住者理解住宅風水,創造出符合心理健康的居住環境”。

這是我國在住宅設計中首次提到風水,充分考慮到風水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民間流行的一些有關建房、住房風水上的吉凶禍福,相傳幾千年。有的雖然說不出有什麼科學依據,但對居住者的心理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本書將在後半部分做出分析,與讀者共同研討,以便選出一處心安理得“天人合一”的住宅。這也正是拙作——談住宅健康的初衷。

三、毛澤東16字長壽秘訣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9月28日在北京簽署並發表了《中日聯合聲明》,兩國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之後,毛澤東在中南海接見了田中角榮,時年毛澤東已是79歲高齡。當田中角榮向毛澤東請教“長壽之道”時,毛答:“基本吃素,堅持走步,遇事不怒,勞逸適度。”這便是當年在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中間廣為流傳的“毛澤東16字長壽秘訣”。

毛澤東一生粗茶淡飯,不喜山珍海味,對各種補品的看法是:“補品能少吃就少吃,當然,不吃最好。戰勝疾病,保持健康,主要還得依靠自己身體的力量。”這與當前許多人,特別是老年人,迷信補品和保健品,形成鮮明的對照。

2006年9月,國際素食大會在廣西南寧召開。與會的營養專家指出,隨著瘋牛病、口蹄病、瘦肉精豬肉及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不斷發生,素食營養越來越受到重視。調查表明,有些西方國家以牲畜肉為主要副食,其心腦血管發病率遠高於中國、日本、東南亞等亞洲國家。而在中國、日本和東南亞,喜肉群體又遠比食素群體心腦血管發病率要高出許多。大會提醒人們,應多素少渾,多魚少肉,蔬菜、水果和全麥食品,應當唱食品的主旋律。毛澤東“基本吃素\"的卓識遠見,較世人的認同整整提早了半個世紀,他不愧是位世紀偉人。

眾所周知,漢傳佛教出家人都“吃素”(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並不講究食素),餐飲業的“功德林”,就以經營佛家素食而聞名中外。出家人不吃肉的主要原因是“不殺生”,認為吃“殺生肉”是一種罪惡,這在《梵網經菩薩戒》中有明確規定。出家人遠離世俗之地,飯食力求清淡,不貪欲,專心修行,精神世界“四大皆空”。因此,佛門子弟多長壽。特別是有些高僧大德,百歲高壽,不乏其人。除了環境及精神因此外,“吃素”不能不說是他們長壽的重要原因。出家人患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寥若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