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老鄉侯嘉亮送來他的近作《專家談健康住宅》書稿,要我作序。剛拜讀了他的處女作《智慧於斯》,開闊眼界,大長見識。今又捧讀《專家談健康住宅》新書,愛不釋手。侯先生、雖已屆耆年,可筆耕不輟,三年之內,兩本書相繼問世。可喜,可賀。他一生勤奮好學,在崗上兢兢業業,退下來也不歇腳。稱得上是“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老有所為,找點兒事幹。自得其樂,頤養天年”。作者從拿槍杆子、灰鏟子,到了老年又拿起筆杆子,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繼續用他的愛心,為國家、為社會做更多的事情。他為我們這些老年朋友帶了個好頭兒。我們也應當精神抖擻地迎頭趕上,攜手並肩,共同去發揮餘熱。“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嘛! 當今社會,人們麵臨各種課題,其中追求健康和長壽是大家共同的心願。人的一生中,差不多有2/3的時間是在家裏度過的。毋庸置疑,擁有一處健康住宅至關重要。作者一生修鐵路、造大橋、打隧道、蓋樓房,幹了一輩子土木建築工程,並應聘在大學教授建築工程學多年,積累了豐富的施工及生活經驗。這是他寶貴的精神財富,但不想獨存,願與世人分享。《專家談健康住宅》一書就是這樣誕生的。他從住宅與人體健康入手,在住區環境與住宅環境兩個層麵上,通過對空氣質量、飲用水標準、噪音、光汙染、熱汙染以及電磁輻射汙染等諸多方麵,進行了論證和解讀,並用翔實的案例作鋪墊,提出了防治方法,使人耳目一新,大徹大悟地道出了擁有健康住宅的真諦。作g-還通過對“河圖”、“洛書”在我國古建築中的應用,闡明了健康住宅應汲取古建築之長,借鑒古建築“天地人三才”合一的理念,使健康住宅更加貼近自然,返璞歸真,相得益彰。在我國民間住宅建築上有一些忌諱,如“太歲頭上不能動土”、“泰山石敢當”等,作者在這方麵的見解也有獨到之處,認為民風民俗源遠流長,傳承了數千年,在人的精神健康方麵,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不能簡單地用迷信的大棒將其梃死。世界衛生組織在健康要素和居住環境之間的關係中指出,健康住宅“隻有在生理、心理、道德和社會適用等四個層次上都健康,才算是完全的健康。” 晉代陶潛說:“少年來好書,偶愛閑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說的是愛好讀書帶來的快樂。我從小到大、到老不斷品嚐這種快樂,書目也隨著年齡和閱曆的增長而變化和翻新,對有關人體健康一類的書更感興趣,因為那是開卷有益的。擁有健康是人類始終不渝的追求,而擁有健康住宅則是保證人體健康的關鍵所在。今日喜讀《專家談健康住宅》,茅塞頓開,認識到,健康住宅強調的是以人為本,從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會健康四個方麵,為居民提供健康的居住環境。通過書中的翔實資料、有力的證據及相關的案例,我知道什麼是住宅中不利於健康的因素,進而初步學會掌握選擇健康住宅的必要條件。受益匪淺,謝謝作者。
嗚呼!安得健康住宅千萬間,大庇天下居民俱歡顏。
郭邦彥 (中國前駐外大使) 2007年5月於北京
§§第一章 健康住宅建設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出的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