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迄今為止綿延數千年的世界文明史上,曾經出現過許多大大小小獨霸一方、稱雄一時的“帝國”。它們為世界文明的發展既創造過令人炫目的輝煌成就,又帶來過令人切齒的巨大災難。它們的興衰更替構成了世界文明史的重要內容,它們為人類社會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本書所要介紹的便是其中之一——俄羅斯帝國。
提起俄羅斯人們並不陌生。打開世界地圖,首先映入人們眼簾或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俄羅斯了。它像一隻巨大無比的北極熊橫臥在歐亞大陸,令人肅然起敬,令人望而生畏,令人浮想聯翩……人們也都知道,在這塊遼闊無垠的土地上曾經發生過著名的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過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改變了整個世界曆史的麵貌,開創了人類曆史的新紀元;曾經打敗過武裝到牙齒的德國法西斯的野蠻侵略,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七十多年後這個國家又土崩瓦解、分崩離析,使多少人彈冠相慶,又使多少人扼腕歎息。人們都知道這塊土地上曾產生過羅蒙諾索夫、普希金、托爾斯泰、高爾基、柴可夫斯基、列賓、列寧等許許多多舉世聞名的傑出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革命家,但說到俄羅斯帝國,說到它是如何產生、發展、強盛、衰落直至滅亡的,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本書,將向讀者展示這一切。
其實,俄羅斯帝國在其強盛時,囊括的土地和人口比現今的俄羅斯還要大。在1914年俄羅斯帝國參加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其領土總麵積達2280萬平方公裏,占據了半個歐洲和1/3的亞洲,相當於世界陸地麵積的1/6,人口達1.694億。而當代俄羅斯麵積為1707.54萬平方公裏,人口為1.488億(1995年),分別比俄羅斯帝國減少了五百多萬平方公裏和兩千多萬人口。俄羅斯帝國堪稱世界曆史上眾多帝國中最大的帝國之一。
然而俄羅斯帝國的形成並非一蹴而就,它經曆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從最早的俄羅斯國家——882年建立的基輔羅斯算起,到1721年正式稱帝國,經曆了839年;如果從1261年建立的莫斯科公國算起,也曆時460年,但其領土的膨脹速度卻是驚人的。基輔羅斯建立時領土隻包括小城堡基輔以及周圍的一小塊地方,100年後其版圖已擴展至西起喀爾巴阡山,東迄頓河,北達波羅的海南岸,南到黑海北岸,麵積約達100萬平方公裏。莫斯科公國建國之初,麵積僅有500平方英裏,領土僅包括莫斯科城堡及周圍的一片林地,真可謂“小國寡民”。但兩百多年後,到俄羅斯統一國家形成之時,其疆土已北達白海,南至奧卡河,西抵第聶伯河上遊,東到烏拉爾山脈,麵積達280萬平方公裏,成為歐洲版圖最大的國家。之後二三百年間,俄國的領土繼續成倍增加,直至達到如前所述的巔峰。這種領土擴張的速度,在世界各國的曆史中實不多見。
俄羅斯帝國如此龐大的版圖是通過各種手段獲得的。從莫斯科公國到俄羅斯帝國的曆代統治者,都似乎有一種擴張領土的嗜好或無窮的貪欲。他們為了擴疆增土,采用各種手段,或不惜屢屢發動戰爭,或派出殖民者逐步蠶食,或夥同幾個強國瓜分,或威逼利誘私自侵吞,或狐假虎威伸張勢力,或乘人之危趁火打劫,可謂無所不用其極。他們這樣做首先是為了滿足其統治階級——貴族地主窮奢極欲的腐朽生活的需要和對財富的貪欲。由於俄國實行落後的封建農奴製,嚴重束縛生產力和經濟的發展,他們便通過不斷擴張領土、掠奪別國財富的辦法來滿足其需要和貪欲。其次是為了建立大國霸權地位,為俄國的發展獲取更有利的條件和利益。最後,不能不提到的是,俄羅斯統一國家是在連綿不斷的戰爭中孕育形成的,從基輔羅斯到莫斯科公國的六七百年中,俄羅斯幾乎始終處於戰火之中,這就鑄造了俄羅斯人勇武好鬥的性格,使它如同登上了一輛飛奔疾駛的戰車,不到精疲力竭,難以停止下來。可以斷言,如果不是革命的風暴摧垮了俄羅斯帝國,如果仍然有機可乘,俄羅斯帝國的統治者們是不會滿足於已經獲得的如此龐大的版圖的,他們必將繼續擴展下去,直至統治全世界。彼得大帝和風流女皇葉卡特琳娜二世都曾繪製過稱霸世界的藍圖。